自从李贤进门,李治就骂骂咧咧的,嘴里不干不净,一点都不讲究。和日常那副开朗宽和大皇帝的样式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他的这副样子,李贤已经亲眼见识过好几次,但没有一次是让他成功达成目的的。
所以,虽然李治很气恼,但李贤也还是很淡定。只是依着性子,继续推动目标实现而已。
但现在,李治居然渐渐平静下来了,不再叫嚷,只是,那看向李贤的眼神,越发的冰冷。
这让李贤的心,激动不已。
成了!
这就是成了!
李治这个人,所作所为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
他要是叫骂的厉害,那就说明,还是不够伤心,李贤的种种作死行为,还是没有能够触动他的内心。
可李治不说话了。
你就很难从他的表情,言语当中揣摩出他此时此刻真实的想法,也表明,他已经做出了判断。
就等着时机成熟,就可以给李贤一个公开处决了!
幸而,我们有王家老翁!
他的人是和李贤站在一起的,他的心也是向着李贤的,他这样说,可绝对不是为了李贤好。
他就是想要看到李唐父子两个,反目成仇,当场闹掰,最好,气死一个才好。
本来以李贤自己的功力已经很难让李治有所触动,做出超出常规的处置。
可有了王家老翁,这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
“圣人天后明鉴,儿臣这样做,都是出自一片真心,一腔赤诚,绝无其他的想法。”
王家老翁说的差不多了,李贤估摸着,李治心中怒气值已经顶到了嗓子眼,就差最后一口气了。
他才贱嗖嗖的走上前,又给添了一把。
“太子真是好口才!”
“你明明就是想要谋反,想要把我们气死,竟然还能大言不惭的说什么赤诚?”
“你的真心是什么?”
“就是专门惹我们生气吗?”
“你是想气死我们吗!”
李治一直不表态,武媚娘可等不及,她也不是那种会坐以待毙,等着别人给个答案的人。
她会主动去推动,尤其是对李治,这一招几乎是百试不爽。
李治是个比较犹豫的人,爱面子的人,就算是现在恨透了李贤,在王方翼的面前,恐怕也不好立刻就给出严厉的处置。
毕竟,王方翼还是要用的。
大唐名将缺乏,尤其是最近这一段时间,许多李世民时期遗留的老将,已经无法再登上战场。
像是王方翼这样,有经验,又年纪正合适的将领,李治当然是舍不得杀的。
况且,他又不是什么残忍暴君,就算这个祸事是王方翼惹起来的,罪魁也是李贤这个龟儿子。
李治当然要在王方翼的面前留一个很好的形象,但这只是李治单纯的想法。
武媚娘可不在乎这些。
她是那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牺牲有用之人的真正心黑手狠的人。
王翻译有能力又如何?
他不还是太原王氏的人?更何况,他和王皇后的血缘关系还挺近的,这样的人,要是不在武媚娘的眼前晃,也就罢了。
当他不存在。
可他偏偏要舞到武媚娘的眼前来,武媚娘岂能饶他?
加油诋毁,才是正事。
当然了,武媚娘一向是个善于运用各种战术的人,在扣锅的同时,她也没有忘记装可怜。
立场站的特别正,特别稳,就是一个被倒霉儿子伤透了心的,苦命的母亲的形象。
天后都站出来支持了,李贤岂能让她白费了心血?
连忙应道:“阿娘,如今,四海承平,大唐境内,万民臣服,百业兴旺,这些都是圣人的功劳。”
“圣人让大唐越发的兴旺辉煌,没有圣人,就没有大唐的今天,儿臣作为太子,日日夜夜考虑的都是如何维护圣人的圣德,如何让世人明白圣人的恩情。”
“儿臣以为,前皇后确实有错在先,且危害了圣人,但天意昭昭,她最后还是没有成功,这也是上苍的庇佑。”
“如今,时过境迁,圣人仁德,已然是恢复了前皇后和淑妃的名誉,免除了对她们的处罚。这本来不是她们该得的,却因为圣人的仁慈,而让她们有了这样的令人欣慰的结局,这一切,都要感激圣人。”
为了达成目标,李贤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劲,豁出去了。
对于这一点,武媚娘应该是深有感触,毕竟,亲身经历过李贤吃奶功力的,也就只有她了。
为了让李治怒气值节节攀升,李贤也是左边忽悠一下,右边忽悠一下,充分的调动了多方面的可利用元素,争取让李治怒气满怀,不能再压制。
在李贤深情的讲述之下,他已经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李治的脸色是越发的黑青。
估计距离崩溃都不远了。
这种时候,当然要再接再厉,武媚娘都快乐疯了。
这个小子,看来真的是脑子不正常了,竟然想要自寻死路!
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更好,更完美的事情吗?
这也是天后武媚娘最衷心的期待,这一对母子之间,终究还是要爆发一场激烈的战争的。
不可避免。
要是让武媚娘亲自动手,那在道义上,总归是有些站不住脚,也容易被大臣们诘责。
虽然她都已经这样了,也不在乎,但非议当然还是越少越好。
现在,李贤左右横跳,没完没了的折腾,尤其是涉及到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这两个难缠的女人,就连大臣们也没法介入的太深。
这可是李治的家事,同时也是他最痛恨的事。
李贤若是因为这两个女人扑街了,那最后的责任就是他自己的,跟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更别想赖在武媚娘的头上。
对于武媚娘来说,这可以说是清除李贤最好的机会!
完全可以堵住那些喋喋不休的大臣们的嘴巴!
而作为天后的乖儿子,李贤当然明白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让当娘的,尽快达成心愿嘛。
这还有什么犹豫的?
他沉了口气,对着已经是面如死灰的大皇帝李治进行了最后的陈词。
“圣人仁德,儿臣以为,既然前皇后和淑妃都已经被赦免了,也恢复了名誉,不妨将她们改葬,也算是全了多年以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