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这个人,其实一直都没有什么谋略可言,但他对自己的定位一向是非常的准确。
并且十分的认同这种定位。
既然是来做恶人的,那么就该有些做恶人的觉悟,扭扭妮妮最是要不得。
只要够坏。
只要够狠。
只要能办成事,就算是十恶不赦的大魔头,以武媚娘的性情,也不会把他们如何的。
明明才刚刚进宫,明明两个人也算是患难与共的亲兄弟了,可才踏入这个大明宫,就好像是已经产生了分歧似的。
武承嗣对武三思的提议,不置可否,也没个答复,而武三思呢,也没那个耐性一直等着他运筹帷幄。
他已经决定了,说得多不如做得多,有武媚娘的帮衬,他们只管挑衅李贤即可。
就算是不能把李贤一击击倒,至少也要让他受到威胁。
沉默了许久,武承嗣终于抬起了眼眸和武三思对视,武三思立刻凑上前,而武承嗣的话语也就这样从齿缝里钻了出来。
“三思,你这样冒失,就不怕先被太子算计了吗?”
啊!
哈?
武三思怔在那里,半天也回不过神来。
这就……尴尬了哈。
会吗?
不会吧!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我们两兄弟的两颗脑袋瓜加在一起,还怕对付不了一个年轻的太子吗?
天后武媚娘:我呢?我呢?
我就不算了嘛?
太子李贤:报复?
大表哥啊大表哥,你好像是想太多了吧!
你们只管往前冲,本太子欢迎还来不及呢!
…………
“太子殿下,武氏兄弟已经跟着圣人天后返回大明宫了,听说,圣人打算让他们两兄弟先在宫里住一个月。”
小太监来喜汇报的时候,那眼皮还一抬一抬的,偷偷看着李贤的神色。武氏兄弟还真是人神共愤。
只是回来,可还什么坏事都还没干呢,就已经被宫里的上上下下的人忌惮,提防。
这或许就是外戚的宿命?
尤其是武媚娘这种强势的皇后的母家,就更是受到皇宫里的,朝廷上的各色人士的警惕。
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就好像是依附在强盛帝国身上的瘤子一般,完全是累赘。
甩脱更好。
“嗯,知道了。”
“你退下吧!”
“那边的情况,你紧盯着些就可以了。”
李贤强压着心中的喜悦,还把来喜给赶走了,这位忠诚的小太监,可还不死心呢!
就这?
都没有点新的安排吗?
这不应该啊!
太子李贤的活跃劲头,来喜可是亲眼见过的,现在,武氏兄弟进宫这样的好时机,他怎么可能会一点动作都没有呢?
但事实就是,真的没有。
来喜酒这样带着失望离开,而李贤呢,待他走后才终于跳了起来。
哇哇哇!
哈哈哈!
一个月!
我足足有一个月的时间等着他们两兄弟来搞事,太好了!
这样一来,说不定,要不了一个月,他这位大唐帝国的红人,现任太子就要被扫地出门,赶出皇宫,直接送到禁所了!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李治允许武氏兄弟在皇宫里居住一个月,显然也是没安好心。
如果是以前,李贤一定会天真的以为,这位慈爱的父亲,温柔的丈夫,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亲近妻子的娘家人,爱屋及乌。
可惜,现在李贤已经完全不这样想了。
李治他就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老阴批,他会不知道,武媚娘把两个废弃已久的侄儿特意召回长安,为的是什么?
甚至,这两公婆肯定是暗中商量好的,才颁布了这样的旨意。
想想看,武媚娘说了,想要让两个侄儿回宫,可如果李治不答应,她可能办得到吗?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李治不是傻瓜,他的头脑是既清醒又精明的,他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这些可能都是来自他的暗中授意。
既然李治早就知情,那么现在,他让武氏兄弟住在宫里,还限定一个月,很明显了,这就是在给他们两个机会。
搞事的机会!
李贤暗自独坐,掂量着自己最近的行为。
细细想来,确实是有些太过出挑,太顺利了。
很显然,这完全不符合李治的预期。
在李治的这个位置上,他是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哪一方的势力远远超过另一方的。
武媚娘强势的时候,李贤就是他的一把刀,时刻威胁着亲娘的安全,让她老老实实的。
而反过来呢?
那自然也是一样的,当李贤太过得意的时候,李治就该放出他的亲亲老娘来搅动风云了。
毕竟,现在朝堂上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大臣们纷纷站到了李贤这边,他们是非常拥护这位年轻有为的太子的。
既然是十分拥护,那么,指望着他们去搞事的可能性就急剧降低。更何况,就连以前还想做天后狗腿的裴炎,都已经转投到了东宫阵营,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不是已经把朝堂上的局势表现的很清楚了吗?
这样的情形,一定是让天皇李治相当的不满,你们都去孝敬我的儿子,那么,大皇帝我呢?
我呢?
在初唐时期,太监还并没有什么实权的时候,李治自然不会想到运用内官来平衡朝堂势力。
他就没有这根筋。
那么,他的盟友会是谁?
他还能选择谁?
看来看去,就只有外戚了。
而武媚娘这边,其实可供选择的外戚也并不算多,一来是,这么多年以来,她武家人也在各种乱七八糟的朝堂争斗之中,减损了好几人。
可堪使用的,本来就少。
二来,有些时候,皇后的母亲家族当中,偶尔也会有一些能人,是可以充当帮手的。
然而,武媚娘的母亲,就是杨老太,那是前隋的皇室,对于他们老杨家的人,李唐的态度一直是这样的。
可以用,但也不会去特别的提拔。
最好的一条出路就是和我李家联姻,充分体现强强联合的特性,双皇室,双重高贵。
这样一来,可以使用的杨家人也是少之又少。
还能怎么办?
一边是李治急需用人,一边是,武家似乎也没有几个正在当打之年,战斗力充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