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在这波云诡谲的大唐朝廷,虽然他们几个的年纪都不小了,但只要还没有致仕。
只要还在做事,大臣们的心就无法真正的放下来。
观今日之局势,这个朝堂是很难彻底平静下来了,天后是绝对容不下太子的。
而太子呢?
更是一个心思神鬼莫测的人,别说是众位大臣,就算是他的父母,英明无匹的天皇天后,恐怕都很难揣测到这位年轻太子的心思。
这样的朝廷,能安稳才怪!
有人一心迎着困难争上去,可有的人,却一心盼望着急流勇退。
看到戴至德能够平安脱身,当然是羡慕的不行,两只眼睛都冒金光了。
“至德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你走之后,太子宾客的人选,你可有中意的人?”
“有没有向圣人举荐?”
到了最后,干正经事的还是刘仁轨,刘将军。
太子宾客是个很特殊的职位,当初李治设立此职的时候,说的很明白,太子宾客定员四人。
缺一不可。
戴至德走了,那就必然要再添加一个,就算是群臣不动这个脑筋,大皇帝也肯定不会放过。
相比而言,当然还是群臣们先选好一个人,推荐上去更好。
这可是一个正三品的职位,就说朝堂上的这些大臣,哪一个不是眼巴巴的盯着?
有想升官的。
有想巴结的。
总而言之,这个太子宾客的职位,可是群臣当中的香饽饽,也是天皇很看重的一个职位。
太子宾客,是皇帝安排给太子的顾问团队,在皇帝那里,他们有面子,在太子那里,他们只要命够长的话,也是新太子做皇帝之后的第一波主要班底。
可以说,只要夺得了这个职位,就连通了李治和李贤两朝,虽然现在还没有人敢说出来,但其实,这个念头已经存在诸位的脑子里,很久很久了。
毫无疑问,李贤就是下一任的皇帝。
众臣已经认可了。
认定了。
太子宾客炙手可热,如此重要,一旦戴至德的屁股离开了,很快就会有另一个人的屁股挪上去。
这一下,诸位就该明白,王勃是多么的幸运了吧!
才二十出头的王子安,却已经一跃成为了太子宾客,成为了太子身边最重要的人。
以他的年纪,熬过李治是预计以内的事情,以后,凭借着和李贤差不多的年岁,可想而知,他是一定可以陪伴着李贤当好这个皇帝,不离左右的。
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资源,李贤喜欢王勃,就连李治,也并不讨厌他。
不要忘记,这个职位,虽然是李贤帮助王勃争取到的,但李治若是不点头,这个年轻人也休想成功。
年纪轻轻,真是让人眼红啊!
关于太子宾客的任命,情况还是有些特殊的,很显然,这是一个要日常陪伴在李贤身边的职位,与太子要保持长期的密切接触。
一般都是由大皇帝亲自指派的,群臣的推荐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唯一的指望,就是戴至德了。
作为卸任太子宾客的老臣,戴至德是有权利张这个嘴的。
他把这个人选递上去了吗?
这才是众臣见面的终极目的。
众目睽睽之下,戴至德轻笑道:“让诸位失望了,老夫还真的没有提起这件事。”
“当今太子颇有主见,朝廷上的事情都可以处置的井井有条,太子宾客既然是东宫僚属,那就应该交给太子殿下去解决。”
“老夫就不插手了。”
众位老朋友那满满期待的一颗心,咣当一声可就算是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粉粉碎。
“至德公,这怎么能行呢?”
“殿下选的人,怎能放心?”
太子李贤:怎么?
我选的人,你们就不放心了?
老头子们,别瞧不起人!
至德公为人谨慎,可到了这仕途的终点,却也解脱的潇潇洒洒。从今往后,这大唐朝廷上的纷争就和他再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
哥退了。
别找哥。
哥已经是甩手掌柜啦!
在等待着武氏兄弟进城的这短暂的时间段里,宫内宫外的各路人士也没有一个闲着的。
一帮老朋友借着给戴至德送行的机会,便又聚在一起,一方面呢,是计划着再拉一个自己人去占据太子宾客这个重要的职位。
可惜,老戴他并不配合。
白白的把这么一个重要的机会拱手相送,众人只剩无奈。
但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这些想退却又退不得的大唐肱骨,官还要继续当下去。
既是如此,武氏兄弟的到来就由不得老伙伴们提高警惕。
这两兄弟也绝非善类,他们回到长安,必定是带着任务来的,不必有任何的怀疑,他们必定会第一时间就靠拢到天后的身边,为她充当打手。
这真的是令人头疼的一件事。
以往,天后的手中也是有那么几张牌的,其中也不乏可以给天后娘娘冲锋陷阵的。
但是呢,那些人毕竟还是属于大臣的序列,他们在下手之前,总还是要顾忌一点颜面。
可武氏兄弟是绝对不会有顾忌的,他们站在朝堂上,为的就是铲除异己。
他们本就是外戚,更是懂得外戚的生存法则,既不会和群臣们走得近,也不屑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他们会动用全身的心力去对付大唐的肱骨。
武氏兄弟的到来,免不了让群臣人人自危,他们纷纷猜测,谁会是武氏兄弟的第一个对手。
他们会把屠刀,挥向谁呢?
与争论不休的群臣不同,太子李贤对自己的定位一向是十分精准,武氏兄弟的对手嘛。
当然是他了,还会有其他的可能吗?
绝不可能!
就算是武氏兄弟还不清楚情况,见了武媚娘,亲亲老娘一定会帮他们指明方向的。
“太子殿下,奴婢听闻,至德公致仕之后,并没有向圣人推荐接替太子宾客的人选,现在群臣正在商议,赶紧选一个合适的人呢!”
自从来喜这孩子做了首席大太监之后,李贤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东宫的情报工作是越来越得力了。
东宫外面的消息,总是会源源不断的送进来,也不需要李贤指点,来喜就可以自行分辨出要在哪个方面多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