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苦了李贤身后的翻译人员,论钦陵虽然会几句汉语,但也不多,水平只在打个招呼,寻常沟通的程度。
可这一吵急了,还管什么对方听不听得懂,便是什么词语都往外扔了。
至于李贤,自然是根本就没指望能让论钦陵听得懂他说的这些话,但是呢,在面对大唐太子的时候,论钦陵也还是吃亏的。
毕竟,他的动作实在是太多了。
又不会掩藏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全都在脸上写着呢!
事实上,李贤根本就不需要听得懂他说的话,只要看看他的脸,他的意思也能领会个七七八八。
两边谁也不让谁的一大弊端就是,给辛辛苦苦的打工人,翻译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太子啊太子,你就不能把话说的委婉一点吗?
这么直接,不好吧!
吐蕃人都性子暴,这要是一个不小心,惹恼了他,真的动起手来,那可如何是好?
这不是要乱套吗?
想到这些,翻译的额头就蹭蹭的冒汗。
滴滴答答的,都快掉下来了。
一切真相都摆在眼前,赞婆是谁?
论钦陵的亲弟弟!
李贤是谁?
大唐太子!
不对!
是杀害赞婆的凶手,是论钦陵的大仇人!
论钦陵可是一直都嚷嚷着,要把这个仇人置于死地的!
而现在,仇人就在眼前,几乎是一伸手就可以够得到,论钦陵他为什么不出手?
他怎么不上呢?
他确实没有上,他不但是没有上,他还下来了。
顺着太子给的梯子,走下来了。
“大论,战场上,胜负自然是凭自己的本事,我第一次出征,对于很多吐蕃将领也根本就不熟悉,赞婆出击的时候,恐怕也没有顾及我是大唐太子吧!”
“但现在,只要是吐蕃想清楚,愿意止戈收兵,大唐又有什么不欢迎的道理?”
“这,不也是你远道而来的心愿吗?”
论钦陵微微一顿,而后,终于是识相的拱起手来,欣然道:“太子教训的是。”
“斯人已逝,往事已矣,我也是坦荡男儿,两千匹宝马,就是我的态度。”
“从今往后,新仇旧恨,一笔勾销!”
“好一个一笔勾销!”
“确实坦荡!”
“给!”
“这本来就是属于你的,如今,就物归原主了!”
李贤双手奉上,紧张兮兮的千牛卫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那把好不容易夺下来的弯刀,再次返回到了论钦陵的手上。
太子殿下!
你疯了吗!
好不容易解下的兵器,怎能还回去?
快把队列站好!
保护圣人!
保护……保护天后!
至于太子殿下,就他自己随便吧!
祸事都是他自己惹来的,他有本事,就自己解决吧!
明明只是一把弯刀,却被李贤使出了不一样的功用,可以说是反复利用了。
十分充分。
这种事,当然要问一问在场的裴炎了。
四州战场上,陪在太子身边的人,是谁?
裴令也!
可以随意出入东宫,深受太子欣赏的人,又是谁?
还是裴令!
太子的身边,什么时候出现过这样一把弯刀?
他是什么时候缴获的?
不知道!
根本就不知道!
如果说,李贤从赞婆的身上取得了这个东西,从四州战场上一路带回来,就这样在东宫放了好几个月,而这期间,这件事和这个东西,居然无人知晓!
太子李贤,轻轻松松的就瞒过了所有人!
这个操作,实在是太妙了!
这么妙的操作,如果没有人捧场,那不是太不应该了吗?
“圣人,天后,这就是化干戈为玉帛啊!”
“自此之后,大唐就可以说是四境无忧了。”
“臣等恭喜圣人!”
“臣等,恭喜圣人!”
裴炎这么一带头,一些头脑清楚,眼疾手快的大臣,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一开始,还不太齐整。
不过,既然都混到朝堂上来了,那就没有一个糊涂人,大家都是一个坑里的。
自然知道要互相照顾,互相拉扯一把。
起头还拖了个长音,这就是为了等着其他同僚赶紧加入进来,后来,节奏就把握的特别准确了。
连台词都是一拍即合,根本不需要事先沟通。
裴炎一个人站在最前面,什么王勃,什么狄仁杰,统统都只能在他的身后,或者是旁边应承他。
宣政殿里,为其一人而已!
胜利,终究是属于裴侍郎的!
此时此刻,裴炎再次找到了感觉,自从东宫之夜之后,裴炎已经蛰伏了很久。
既没有找到大出风头的机会,在李贤面前非常受宠的位置也逐渐让了出来。
在太子的面前,裴炎已经变成了毫无存在感的一个人。
尽管,李贤从来也没有说过裴炎的坏话,甚至还把他的好外甥,薛仲璋给纳入了东宫,当成了自己人。
可是,那还不够!
还远远不够!
因为不够,所以,裴炎就不满足,不只是不满足,还一点也不感恩,不觉得诚惶诚恐。
他需要的,是次次都站在众臣的前面,做最出风头的人,做大唐的头号权臣!
要体现出他裴炎的强势地位。
凌驾于任何人之上!
而这样的地位呢,当然也可以是太子殿下或是皇帝李治赋予的,但是,遗憾的是,不管是李治还是李贤,他们似乎都没有这样的意图。
至少是短时间内,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
要是一般的大臣,可能就就此沉寂了。
至少也要观望局势,先老实一段时间才是,难道,身为大唐的大臣,位列三公的高级人物,难道,裴炎就不需要干点事吗?
需要,当然是需要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裴炎积极进取。
没有人给他机会,他就自己制造机会,你看,这不是很又让他逮着一次吗?
你看那些吐蕃人的神情就知道了。
他们已然是把裴炎当成了大唐朝廷最有话语权的宰相。
就在李治的面前,前面是他最看好的儿子,又是太子,有他在,大唐的未来就可以说是无忧了。
当然了,前提是,这位太子绝对不能生出越过老子的心,否则的话……
而在李贤身后,便是裴炎带着一众文臣武将俯首称颂,他们的言语,如此整齐划一。
不管他们是不是出自真心,但只要是他们能够表现出臣服的态度,李治就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