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166章 位面之子,秀儿(第2页)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字明明是全都认识的,就是拼在一起,含义一点都弄不清楚。

 以博学著称的张大安,顿时懵了。

 懵了的又何止是张大安一个,什么高智周、薛元超,全都看不懂这个四字的词语。

 看到这些学富五车

的人都被自己蒙住了,李贤顿时就乐了。

 好啊!

 这些老学究,他们也有今天!

 李贤挺起腰杆,指着那四个字解释道:“这就是评价光武帝是运气无双,受到上苍眷顾的男子的意思。”

 “明白了吧!”

 “哦!竟还可以这样形容?”

 “太子殿下说的真是太好了!”

 “对,没错,光武帝的运气确实不是一般的好,有的时候,甚至连老天爷也要帮他!”

 一时之间,关于光武帝刘秀的议论,纷纷传出,一群人凑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场面炒的火热。

 李贤站在他们中间,也确实有了那么一点点号令群臣,和众儒士共赴盛事之感。

 然后,着火药的事呢?

 谁还能想到我?

 我还是分散状态啊!

 (硫磺、硝石、蜂蜜各自为政。)

 人嘛,都是看眼色行事的,一看李贤的态度好,他们就全都冲上来了。

 不就是点评吗?

 谁手里还没有点材料了?

 “太子殿下,这是老臣编纂的宦者列传,还请殿下点评!”这个叫做张文瓘的老臣,平常和李贤一点也不熟悉。

 在东宫也属于极没有存在感的那种人,如今,他能主动找李贤说话,太子殿下还挺激动的。

 “宦者列传?”

 “有没有曹腾啊?”

 “那可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大人物!”

 “张侍中,汉末知名的大太监实在是太多了,关于他们的事迹,还多有考据不全面之处,你一定要运用毕生所学,一一订正。”

 “太子放心,老臣一定竭尽所能!”

 “好啊好啊!”

 “你们的学识修养,我都是很信任的,也正是因为信任,所以才特意找了你们。”

 “还请众位齐心协力,办好这件大事,也算是共襄盛举了!”

 曹操:好个屁!

 你要是敢写的太详细了,小心你死了,吾养你的妻子!

 …………

 老大臣们排成一排,挨个接受太子的鼓励,本来以为,只要点评几句,给他们一个交代,就可以成功脱身,然而,终究还是他想的太简单了。

 这怎么可能呢?

 你开了这个头,就要想到,很快,还会有更多更多的大臣等着你的点评。

 想跑?

 门都没有!

 就这样一连几天,只要李贤想要去制作着火药,很快他就会发现,身边多了一群大臣,将他团团围住。

 他根本就无法突出重围。只得认认真真的给他们写点评。

 虽说这件事也挺重要,挺神圣的,由主编来写每一章每一卷最后的点评,也算是古代作传,尤其是与历史相关的传记的一种体例了。

 至于我们这本后汉书集注,因为挂的是东宫太子的名号,虽然李贤并不参加实际的编纂,但是,由他来给一些重要的章节做最后的一两句话点评,也算是十分正当。

 然而,后来,李贤才终于发现,这不过是大臣们困住他的一个手段罢了!

 因为那些所谓的点评,就算是由他们自己来写,也不会有任何人在意。

 但是,现在,他们强调把这份差事推给了李贤,而李贤由于一开始并没有识破他们的骗局,现在就算是被他们拉上了贼船。

 无论如何也下不来了!

 诡计多端的老狐狸们!

 他们以为用这样的手段就能困住孤吗?

 孤自有办法!

 呵呵!

 有办法!

 一定有!

 太子殿下信心十足,然而……

 …………

 “太子殿下,这是微臣注释的皇后纪第一卷,还请殿下览阅。”

 “御览什么?”

 “你怎么又来了!”

 一沓还没有处理完,又来了新的,这对于已经处于高强度烦躁当中的太子李贤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很显然,太子殿下在这一场不要张嘴挑战当中,堂堂正正的获得了零分!

 “这些人,还真是阴魂不散!”李贤刚刚骂了一句,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他一抬头,王勃便捧着一卷书,兴冲冲的上前。

 这位大学士,自从被分配了集注皇后纪的

任务之后,就一头扎进了工作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东宫发生的那些是是非非,他竟然一点都不知情。

 谁让那几日根本就没有轮到他到东宫值勤呢?

 大事发生之后,这些人就更没有机会进宫了,都被裴炎给打发了。

 裴炎大手一挥,就让他们自行在家中先完成部分注释工作,这对于想要更进一步亲近太子的很多大臣来说,当然是很不公平的。

 他们特别不服气。

 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之前,太子殿下可是说的很清楚了,关于后汉书集注的工作,都交给裴炎统一处置。

 所以,现在怎么样,裴侍郎说了让你们都回去做事,你们还能不答应?

 当然了,即便如此,也还是拦不住有些人的。

 比如王勃,就是其中之一。

 看到王勃,李贤的心情瞬间就为之一振!

 大救星!

 终于来了!

 “子安,你可来了!”

 “先别提后汉书的事了,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殿下请说。”王勃这种人,只要是太子的吩咐,他绝对是第一时间执行的,哪里有不支持的可能呢?

 李贤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于是,他一把就拉上了王勃的手,激动道:“把这些书卷都放下,快跟我去崇教殿后身!”

 虽然李贤一脸迫不及待,但是,王勃却动不起来。

 “殿下,这东宫上下到处都是你的地盘,你为什么还要让我跟着?”

 “你不知道,裴炎他们想尽办法找人缠着我,就是不肯让我出去,我现在不拉着你,待会,他们又要来烦我。”

 “我还怎么制作着火药?”

 自从李贤发出了那轰炸玄武门的豪言壮语之后,他才发现,这些大臣并不像他想象的,那般庸庸碌碌,对一切事物都毫无反抗似的。

 虽然看似不经意,但是,他们手段极多,而主要和李贤形成对抗的,毫无疑问,就是裴炎。

 裴炎总是可以找到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派来一波又一波的大臣,来和他巧妙的周旋。

 用那些刁钻的问题来困住太子殿下。

 他们甚至请求太子亲自点评他们的作品,帮助他们注释一些段落,一群人前仆后继,配合默契。

 当李贤发现他们的阴谋的时候,他已经猛然发觉,时间,竟然一分一秒的都流逝了!

 他的火药呢?

 竟然是几乎没有再做多少!

 这就是以拖待变的战术!

 你不是想搞事吗?

 我就断了你搞事的家伙事,看你还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由于李贤已经定好了要轰炸玄武门的目标,所以,他也不会注意那些刀枪棍棒,也不会去囤积那些兵器甲胄。

 作为大唐的东宫太子,实际上,相比其他朝代的太子,李贤是拥有一部分军权的。

 按说,太子东宫的门下也有十率府,通常都是区分左右,门类齐全的。

 如果林林总总的算起来,人数也不太少呢!

 但是,众所周知,根据历史经验来看,虽然这些卫率严格意义上来讲,也算是军队,但是,纵观初唐历史,似乎并没有哪一位太子是通过率领东宫的这点人马就突出重围,谋反成功的。

 实际上,虽然东宫十率府听起来很是威武雄壮,好像一个率府就可以统领一万人似的。

 但实际上,东宫率府的编制常常是不满员的。

 真的没有看起来那么霸气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