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145章 怕他乱来,又怕他不乱来

 众所周知,比大唐的大臣更加懒惰的,就是大唐天皇李治,武媚娘都比不上。

 以前,天皇可是动不动就要免除朝会的,至于借口,更是花样繁多。

 天气,自然也是合适的借口之一。

 这一次,道路都已经泥泞到这种地步了,群臣好像是一坨一坨的虫子一样的挤在一起,统统都是难以前行,李治为什么还不说话?

 难道是因为他上朝比较容易吗?

 从蓬莱殿到宣政殿,中间只需要穿过一座紫宸殿,径直就可以到达,完全不需要绕一点远路。

 确实是很近。

 更不要说,帝后出行还都有辇舆开道,实在不行还可以坐小轿,都是一样的,绝对不会让帝后那华丽的衣衫沾到一个泥点子。

 然而,即便如此,以往,遇上这样的天气,本来就神思倦怠的天皇李治也经常以体恤下属的名义取消朝会。

 不管是他自己想偷懒,还是真的心怀大臣们,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可以让分散居住在长安城各个里坊的大唐官员们可以不必在这样泥泞的道路上挣扎打转。

 然而,这一次,没有!

 什么都没有!

 有些心思活泛的大臣并没有立刻就提早出发,而是一边看着天气,一边看着湿漉漉的道路,就自行暂缓了行进。

 他们等啊,盼啊,等到最后,竟然什么都没有等到!

 不是吧!

 懒成个鬼的天皇李治,竟然突然勤快了?

 这……可能吗?

 “圣人,慢点!”

 “连石阶都还是湿滑的!”

 虽然李治的身边,早就有好几个小太监搀扶,甚至可以说是抬着他走的。

 但是,武媚娘还是不放心,这就是天生的操心的命。

 与紧张兮兮的天后相比,天皇整个人就要松弛的多了。

 李治在两位小太监一左一右的夹持之下,还迈着大步,笑嘻嘻的。

 “媚娘,别担心,朕有准头!”

 “真不知道这些老东西能不能准时来上朝,他们上朝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子!”

 想到那些老大臣坐着马车,行进在异常泥泞的道路上,进了皇城,往往还不能再乘车,要自己走进紫宸殿,真是一步一脚泥,李治就笑的合不拢嘴。

 当然了,促使一向懒散的天皇李治冒着这样糟糕的路况也要去上朝的动因,当然不只是看大臣们的热闹。

 他们是谁?

 不过都是些平平无奇的老头子,又不是人人都是狄仁杰,有什么好看的?

 浪费了平常两倍的力气,帝后二人终于是登上了为他们特别准备的小轿。

 这种小轿,从排场上来说,当然是赶不上气势昂然的辇舆,但是,全程都是被人抬着走的,所以,几乎是不需要受到泥泞路况的影响。

 虽然,速度是慢了些,但是,可以充分的保障,帝后只要是一出殿门就可以立刻坐上交通工具。

 根本不会和外面泥泞的路面接触。

 天皇李治今天兴奋非常,他的这种兴奋可不只是从出了门去上朝开始的。

 从昨天晚上起,皇帝陛下的情绪就很是不对头。

 而作为皇帝陛下最为贴心的枕边人,武媚娘自然是对他会如此表现的缘由了解的十分清楚。

 于是看着李治这样强打着精神,还要挣扎着连滚带爬的赶到宣政殿的样子,就乐得不行。

 “圣人,何必呢?”

 “把自己弄得这么辛苦,不就是贤儿今天也要来参加朝会吗?”

 “圣人若是真想见他,直接招他进宫就是了,何必弄这么复杂?”

 “况且,今天的道路确实是很难走。”

 武媚娘的劝说不过是口头说说,实际上,以她的身体素质来讲,别说是下雨,就是下冰雹,下刀子那也阻拦不了天后上朝的热情!

 最关键的是,天后她真的可以撑得住,她的体力,好得很!

 只是,天后虽然如此,而天皇的状态可就不敢恭维了。

 “不碍事,朕能行!”

 “私下召见和朝会上相见完全不同,那小子朕清楚,他既然要来,就是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这种重要的时刻,朕怎么能缺席?”

 李治跃跃欲试,实际上也是个爱看热闹的,而天后武媚娘也应该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欣慰。

 虽然天后已经一把年纪,但是,身为可以坐拥无数女人,尤其是年轻小娘子的大唐皇帝,对于这位年老色衰的皇后,居然还是发自内心的,挺喜欢的。

 他们两个也并没有因为年纪大了就分开睡觉,也无怪乎圣人的所思所想总是可以第一时间被天后一手掌握了。

 “圣人就如此肯定,贤儿他会做出什么让圣人喜欢的事?”

 “如果,他又乱来,怎么办?”

 武媚娘当然知道李治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场面,可她偏偏就喜欢给李治泼冷水。

 那种喜欢看他吃瘪的兴奋,真是几十年如一日。

 如今,面对这个令人头疼的儿子,天后的心情也是非常矛盾的,就好像是又怕他乱来,又担心他不乱来一样。

 如果他不乱来,那么天后搞事的题材又要从哪里来?

 可若是他真的搞大了,把李治气个好歹的,甚至是闹出什么难以收场的混乱来,对于天后来讲,也将是十分棘手的事。

 想到这件事,武媚娘还真是有些惴惴不安,谁知,天皇李治却根本不在乎。

 “怕什么?”

 “那小子若是真的敢不体面,那朕就帮他体面!”

 体~面~

 这是多么高档的一个词语?

 难道,大唐天皇已经明白了体面的真正含义?

 不愧是大唐圣皇!

 思想就是超前哈!

 同一个皇城,不同的宫殿。

 东宫,崇教殿。

 一夜大雨之后,就连皇城之中的道路也如此泥泞,这是太子李贤完全没有想到的。

 不过呢,他也没有那么矫情。

 泥地湿滑一点其实也难不倒他,不就是趟泥吗?

 咱上一世又不是没干过?

 还不是,大步迈开,无惧泥点子吗?

 吗?

 是吗?

 来顺这边都已经准备好了马车,准备载着太子殿下赶往宣政殿,却被李贤挥挥手拒绝。

 啧啧!

 年纪轻轻的一个老爷们,就这么一点雨,一点点泥,算的了什么?

 还不是大步迈开,就是走吗?

 走?

 你走的了吗?

 有那么轻松吗?

 一出殿门,李贤就夸夸夸的走起来,一开始情况还好好的,可是,还没走几步,他就突然脚底一歪,彻底陷到了泥里!

 潇洒的步子也走不起来了,雄心壮志也在同一时间消失殆尽,而这时,低头看了看的李贤才终于明白,是什么鬼东西让他丢人现眼。

 鞋!

 正是这个鞋的差距!

 现代的鞋子,不管是厚底还是薄底,总归都是硬底的。

 对付这种泥地,简直是轻轻松松。

 只要你自己有准头,稳定度也够,那你就不需要有任何担心,基本上是不会滑倒的。

 可是,古代的鞋子就不同了。

 虽然男子穿的大多数都是皂靴,相比女子的绣鞋,还是要硬实一些,但那也只是和古代女子的软底鞋相比。

 这种鞋子,和现代这种复合底防滑的鞋子根本就没法比。

 晴天的日子可能还没有那么切身的,具有冲击性的感受,可是,这种软底鞋的弊端,一到下雨天就暴露无遗了!

 身后,小太监来顺等一干人正在拼命忍着笑,虽然是强忍着,但那咯吱咯吱的声响还是时不时的就要蹦出来。

 李贤斜了他一眼,还没说话,他便立刻凑上前:“殿下稍等,奴婢这就去备车!”

 哼!

 算他有眼力!

 这一次就且原谅了他吧!

 谁让接下来咱太子还要干大事呢?

 既然要干大事,当然要把心情都调整的好好的,否则,这不是影响发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