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罗刹 作品

第123章 这饼已成艺术

 B22

 陈晨的介绍,让现场突然安静了下来。

 没听错吧?

 B?

 2?

 2!?

 航展之内,往来无白丁。

 但凡站在这里的人,都知道这个B这个字母和2这个数字组合在一起的意义。

 脑海里当时就出现了那架黑色幽灵的画面。

 所以

 他说的B22和B2是什么关系?

 谢东奎皱眉扭过头:“嘶老孙,这个名字”

 “哈哈!领导,我懂你想说啥,这个名字很天才吧。”

 孙长兴一副对对对,你没想错的表情。

 当初他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表情。

 B2曾经是世界上最贵最强最先进的飞机。

 在航空史上有标志性的地位。

 虽然时过境迁,但这架飞机仍然在大家心中无可取代。

 尤其是在外国人那边。

 晨盾的新计划起名叫B2,这流量算是给他蹭的明明白白。

 谢东奎思虑片刻,便转过了弯,点点头。

 “不错,不错。”

 “B22让我们自己个儿拿来用,有点不像话。”

 “但让晨盾用,刚刚好。”

 “这俩字符连在一起,本质上就是吹牛。”

 他认可陈晨的逻辑,甚至觉得在投机取巧这方面陈晨有点子鬼才的。

 就这个水平。

 要是早点发现,陈晨指定能在战忽局当个副局座啥的。

 几米外的人群中。

 来自鹰酱的几位武官好几脸懵逼。

 “威尔逊将军,这名字是不是很耳熟?”

 “是的我们的轰炸机序列,都是B开头,意为Bober。”

 “我们有B22吗?”

 “暂时没有,我们有B1、B21、B52等等,但是我听说格鲁曼公司的B21改型,工程代号是B22。”

 “发布了吗?”

 “还没有,只是内部消息。”

 “糟糕,这样的话,我们后发布,不就成为抄袭者了?”

 “那不可能,全世界都知道B系列是我们的独家,要抄也只能他们抄我们。”

 谢东奎看着鹰酱的武馆们言辞激烈的一头雾水,差点憋不住笑。

 且不提战恐有没有效果。

 这个名字就够给他们喂一口大的了。

 但对于台上的陈晨来说,名字只是冰山一角。

 他松松衣领,举起话筒娓娓道来。

 “B22大型高速运载平台。”

 “最大起飞质量:22000kg”

 “实用升限:15000”

 “巡航高度:1012k”

 “最大飞行速度:900kh”

 “最大航程:7000k”

 “最大航时:10h”

 “业载:6吨”

 从介绍的字数多少,大家就能感受到晨盾对于B22的重视程度。

 无论是业载还是速度。

 无论是升限还是航程。

 直面数据全部拉满了。

 如果这些数据体现在饼状图上,一定是一个六边形。

 尤其是张明瑞孙长兴这些经历过双尾蝎的人。

 他们很自然的就拿这架飞机和双尾蝎比较。

 所有数字都是翻番,甚至有翻三番的。

 什么叫吹牛逼?

 这就叫吹牛逼!

 专业!

 孙长兴听的贼舒服。

 就说嘛。

 陈晨平常咋咋呼呼的,一看就是吹牛的好手。

 可前面两个项目,吹的实在是一般。

 放在普通人身上可以接受。

 但陈晨有核动力驱动的钛合金嘴,吹成那个样子只能是发挥失常。

 现在他明白了。

 前面都是铺垫,都是开胃菜。

 先拿两个小卡拉米铺垫一下,给观众心里锚定个标准。

 然后掏出这个大的。

 观众们的反应就在拿捏之中了。

 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大部分国内观众嘴里都是6。

 大部分国外观众和媒体嘴里都是noossibe。

 再看身旁的谢主任,他欣慰的点点头。

 对味儿!

 陈晨接的活儿看似很简单,实则很难。

 低情商叫吹牛。

 高情商叫战恐。

 是战略上的博弈。

 需要让别人相信。

 如果单单是吹牛,把三体里的水滴剪出来,直眉瞪眼说我有不就完了?

 所以,搬出数据是最好的选择。

 有这些精确到小数点的数字做背书,代入感立刻拉满了。

 外国人信也不是。

 不信心里又痒痒的一批。

 “以上是机体的基本数据。”

 “机身方面,我们采用了类乘波体造型,翼身融合。”

 “想必经常攒飞机的各位都知道。”

 “翼身融合更符合空气动力学,载荷更高。”

 “同时!”

 “可以有效消除机身的三角区域,雷达反射面积更高。”

 话音落下。

 人群之中再次传来叽叽喳喳。

 观众们的普遍素养都很高,当时就秒懂陈晨的言下之意。

 但凡提到雷达反射面积,必和隐身有关。

 “没错!B22设计有隐身布局,全机覆盖吸波超材料。”

 “所以它的最终定位是大型无人穿音速高速运载平台。”

 “另外,动力部分!”

 “B22采用一台全国产的小涵道比双转子加力式涡扇发动机。”

 “涵道比为0.3,推重比为13。”

 “均为国内首次!”

 话音落下。

 现场掌声雷动。

 现场观众,尤其是国内的观众心中的振奋难以言表。

 他们都知道国内航空业界的最大瓶颈是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