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塞留号战列舰 作品

第346章 亚历山大不出意外的要中招(第2页)

 “但军事会议上.”

 朗热隆坐在那里,自己用小刀削苹果,一个法国老爷,俄国对等承认的伯爵,在军旅当中也不需要别人伺候,对于个波旁王军出身的军官,怕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也算是入乡随俗。

 “您担心什么?”

 “要打这一仗的那些阿勒曼尼人,他们肯定是想要打的,而且你们那边还有个多赫图罗夫,他在迪伦施泰因打的怎么样?”

 提到这个,那是索洛维约夫都要皱眉头的。

 “他进军迟缓,差点放跑了加赞师,一度还被杜邦和加赞两面夹击,要不是我去拖来大炮,他们怕是真的要跑了。”

 “你一个步兵,炮兵业务倒是很熟悉,我看你磨练一阵,也能当将军了。索洛维约夫将军这倒是不错,你是打仗练出来的,不是那些凭着自己父亲是将军,又有好门第,还不努力掌握军事理论的人能比的。”

 朗热隆刚来俄国的时候,跟大家混的不熟,但是时间长了,随着他能掌握俄语,以及和俄军各个派系都有了交往以后,以他这种闲不住自己嘴,总想着损别人两句的家伙,也很喜欢评价俄军的众位名将。

 这些将领的军事能力,他也就能看上苏沃洛夫的,对于老卡缅斯基的评价就是个野蛮人,但是也有些能力,库图佐夫虽然跟他关系还不错,但是他私下里也不太看好。

 至于中生代里面,也就是最近他才认可了巴格拉季昂,认为他后卫战是欧洲一流水准,对于老卡缅斯基的大儿子他也不太看得上。

 后面年轻人这个梯队的,也就是这个喜欢吐槽,还喜欢往漂亮姐姐那里跑的索洛维约夫,算是他看着顺眼的,可是能力上还没有能够入他的眼。

 “可眼下的局面呢?”

 “这也不是难题,只要陛下不上当,我们等到本尼格森的部队到达,就算是波拿巴有十万人,双方的力量也是大致相当的,那个时候就不需要担心。至于卡尔大公和约翰大公,倒是他们到的越快,我们的优势也就越大。这些愚蠢的奥地利人,总是自作聪明,上一次让你们在瑞士翻山吃苦头,这一次心疼一座破桥让拉纳给骗了。”

 好家伙,拉纳忽悠奥地利人夺取大桥的事情,两个阵营当中现在应该已经传遍了。

 但是损的也确实没错,弗朗茨皇帝总是这个样子,维也纳还白送给了法国人,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内很多物资也直接被法国人给调遣。

 好在坐镇布达佩斯的约瑟夫大公那边动作迟缓,可能还有自己的小算盘,没有调动兵力和物资过来,兵力且不论,但是物资怕是要白便宜了法国人。

 “这种时候,倒是要担心有人会进行战略上的欺骗。拿破仑可以借用皇上的手,来达到他的目的。尤其是让一方军队的主帅傲慢,从而削弱军队的实力,轻敌就会缺乏准备。或者故意示弱,法国人打仗,从来都是有一套的。”

 当然了,法军打仗是行动上的狡猾,而俄军这一种,除了行动上的狡猾,一般还附带着随机应变的小聪明。

 比如上一次,带队军官突然说起来了法语,让苏尔特的部下愣神,趁着这个机会跑路。

 战后的报告当中,就没好意思提这一茬,只说了俄军数百人从缺口当中突围,不会讲到细节的。

 索洛维约夫这么说话,朗热隆倒是很受用,再怎么说,他都是个法国人,骄傲的高卢雄鸡,骨子里永远是这个样子。

 “可是陛下第一次上战场,难免会出现什么问题。”

 “现在回头来讲,韦罗瑟的计划是怎样的?”

 “在他那里之前一次开会,还有传达来的信件中,我也有所了解。要几个纵队展开以后,切断法军的退路,总的思路是这样的,你看出来有什么问题么?”

 “这不是照抄拿破仑曾经用过的打法么?加强版的斜线阵,然后切断退路,驱

逐、围困和消灭对手。”

 “就是这样,韦罗瑟不过是在进行模仿,对手怎么会没有防备呢?所以,总司令的战略是正确的,只是不能一点也不接触,中间还是要进行一些战斗的。”

 索洛维约夫听了朗热隆说的,其实他也有些无奈了。

 联军内部现在的问题,就是在一个总体的战略框架内,每一个统兵将军的意见都是不统一的,很多时间都在争论当中失去了。

 如果库图佐夫回到这里,应该也是要联合朗热隆等人,要劝阻亚历山大的。

 然而.想想亚历山大本人的神奇操作,也难免会让人心生担忧。

 “至于指挥各个纵队的将军,俄国军队占据了大多数。米歇尔,要是让布克霍登这种酒鬼,还有多赫图罗夫这样行动缓慢的人,来指挥战斗,一定是不行的。”

 至于他还要锐评哪些将军,索洛维约夫也知道,肯定都是辛辣讥刺,一针见血,描述的都非常到位。

 目前韦罗瑟的构思当中,确实也分成了几个纵队,布克霍登和多赫图罗夫在战场的最左翼。

 如果说韦罗瑟的计划还只是在模仿对手,那么布克霍登和多赫图罗夫,他们能否行动坚决,可能都是一个大问题。

 而朗热隆肯定会在他们这一侧的,如果战斗还是要在普拉岑高地周边展开,他这一路还是颇为关键的。

 但是布克霍登这个酒鬼,他要是在前线,一定是会耽误事的。

 可惜的是,亚历山大看书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会漏掉关键情节,总是去注重结果导向,而忽视了过程。

 但亚历山大更信任亲信提拔的军官和那些德意志人,可以说是一种彼得大帝以来罗曼诺夫家的传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

 在军队当中,本土军官和其他外来户都没有德裔受用,也难怪总是有人不服,甚至情绪在当兵的人那里也有。

 这样看来,局面还是非常不利,而且萨瓦利已经作为使者,从亚历山大这里返回到拿破仑的阵营中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