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塞留号战列舰 作品

第285章 052 莫斯科,莫斯科,这地面在安地板

 第285章 052莫斯科,莫斯科,这地面在安地板

 “米沙,你的想法很好,因此我也请了工程师,要对那个煤矿进行整体的改造。”

 博布林斯基伯爵现在是真的人到中年,年轻时候的英俊早就已经随着时间流逝了,现在他戴个礼帽,加上这种服装的穿搭。

 嗯,他确实想找些人,给他的煤矿充卢布。

 至于大海雀还是企鹅,已经不重要了,而且在彼得堡的动物园,显然人工饲养那些大海雀非常成功,就在水族馆边上人工搭建的台子上筑巢和产卵,这个种群的数目也比较可观。

 而且在外面捞不到鱼,回来以后饲养员也会给准备的,根据动物学家的判断,也大概知道了这些动物都喜欢什么口味。

 就是彼得堡在整个波罗的海的最深处,找鳕鱼和沙丁鱼,还需要一些别的办法。

 而且饲养的多了,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麻烦,将来有一些还是要放生的,增加野外的种群数量。

 要不然,就这种居然味道还很鲜美的海鸟,也要.

 那些水手就已经够恐怖的了,什么都能给吃绝,也包括大海牛,正好赶上种群低点的时候被俄国水手给撞上了。

 先不要去管海鸟,这一趟从彼得堡去莫斯科,正经也需要几天的时间,又不能骑马过去。

 跟伯爵挤在一辆马车上,也要比他的仆人和行李挤在一起要好得多,而且这条路偏偏又这么长。

 “你也有些日子,没有回到莫斯科了吧?”

 “有7年了,自从在格鲁谢茨基将军的官邸受到推荐,确实也有些日子。”

 “你要是在莫斯科没有住的地方,可以到我家去。”

 “谢谢您,我在阿尔巴特大街上应该还有朋友,而且要租到个公寓,也不是件困难事情,更何况还是短期居住。”

 “啊,伱一定想到了什么。”

 “我甚至想,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你应该也在莫斯科住着,而不是一直在乡下。”

 “不,还是在乡间的生活更适合我。”

 而博布林斯基在莫斯科暂住的地方,在霍万斯基庄园,也在阿尔巴特大街上。

 不过,他也不会知道,自己出生不久的小儿子,会是这座豪宅将来的主人。

 至于索洛维约夫不和伯爵一家住在一起,也是他有些事情,确实也需要单独行动。

 而热情的伯爵,一向对客人照顾有加,让他知道的太多,其实对他也不好。

 毕竟他是现在沙皇的叔叔,而且并不牵扯到政治问题和那些争斗当中去,是个富贵闲人。

 索洛维约夫按照计划,还需要去拜访自己的爷爷昔日的恩主缅希科夫亲王家,只是不知道现在缅希科夫家的管家是谁,在他的记忆当中,过去还是他一个年老的伯父在那里管事。

 毕竟,自己的老父亲,在他们同辈兄弟当中,还是比较年轻的那个,是祖父的老来得子,能够分到一座庄园和一百多农奴,也是因为兄长们的偏爱。

 本身,他们家当时的家产,就不如得势那会儿多,至于自己的年龄和辈分,怕是一些年纪跟他差不多的,见到他还要叫叔叔。

 不过,他们大多也不在莫斯科。

 而他住的地方,主人是一位六等文官,但是家境却很富有,在阿尔巴特大街53号建筑了这么一座宅邸。

 对索洛维约夫来说,这里比较有名的原因,是因为普希金和冈察洛娃结婚就在这座公寓里,只是那会儿已经是1816年以后重建的公寓,而且租住在二楼。

 而作为地标比较熟悉的原因,也是普希金的纪念馆就在这楼里。

 虽然他只是短期居住,租期是一个月,租金是240卢布,但是是银卢布结算。

 而普希金住在这里的时候,是用纸币结算的,兑付水平不一样,还要考虑到物价和适当的通货膨胀。

 说起来,索洛维约夫跟普希金的岳母很熟悉,就是路易莎门口那只迷糊的小猫咪,还经常要路易莎给她盖被子去照顾她

 至于达维多夫,那交集就更多了,前些日子还要见面。甚至要说起来,他参与的那个文学结社里的不少名誉会员和年纪大一些的会员,跟他也都很熟悉。

 甚至还有个费奥多尔·托尔斯泰,这位差点崩了普希金的大哥,还曾经是他的部下,给他当过决斗副手。

 这么看,自己怕是将来要成为诗人最好的——老大哥!那个系列的人物,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会

 虽然有些串台,不过他也很喜欢这种蓝色外观的建筑,至于室内装修,跟他去参观过的地方,还不太一样。

 莫斯科的风格,大概都是这个样子的,卧室里也还好,外面正在安地板。

 总之,气氛上感觉有些奇怪。

 但他平日也只有休息会在这里,还要去拜访一些重要人物,比如说谢尔盖·缅希科夫亲王。

 显然,这位亲王更喜欢住在国外,就好像是他的祖父总是把财产转移到国外去

一样,甚至他的孩子们都经常在萨克森和柏林居住。

 在莫斯科的庄园,他倒是很少造访,不过最近随着欧洲的局势并不太平,他也从德累斯顿启程返回莫斯科。

 索洛维约夫在德累斯顿没见到他,也是因为他当时正在荷兰旅行,只有他的长子亚历山大正在德累斯顿的大学里接受教育。

 他们经常在国外,这倒是很正宗的俄罗斯新贵的生活,老贵族也喜欢国外,不过不少人也还都住在国内,用来彰显他们的热情好客。

 现在莫斯科西南部的那座庄园,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在打理,或者他们居住在哪里。

 考虑到这个问题,索洛维约夫决定去拜访自己的堂兄尼古拉,最近他正住在莫斯科,而不是在梁赞。

 毕竟,贵族们要么过冬在莫斯科,要么有些人避暑会选择在这附近的乡下。

 而当他见到尼古拉的时候,也惊奇于这么一大家子.

 “这也不奇怪,米沙,我在少尉军衔就退役了,而你才不过23岁,就当了团长。我们家现在就数你从军最有出息,我的儿子们要是参军,不知道能干出来多大的事业。”

 “可你也有这么多孩子,尼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