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俺们要走了,你是跟着俺们走,还是留下来?”】
【“老大说,你不跟俺们一起走,就要和这些土狗一起被杀!”】
【伶人挺直的背,微微摇晃了一下。】
【下一秒,小墨转身,笑意清浅,蕴着杏花的温柔:“这些什么都不懂的村民,怎么值得我跟着他们,一起死呢?”】
【煮酒当垆频月落。】
【疏影杏花,两三枝。】
【当然,小喽啰是想不到这么多的。】
【他只觉得,小先生真好看啊。如果他还是个良民,一定会把先生请来,给自己的孩子教书。】
【但他已经是个土匪了。】
【小喽啰“唉”的一声,赶快去回报老大。】
【……】
【大屠杀前的最后一出戏。】
【山匪们很好心地,邀请还活着的村民,站在山头看。】
【村民们不知道,土匪为什么突然温柔了许多。】
【但就像某些病症一样,当一个坏人恶贯满盈,突然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他们心里居然升起了几分感激。】
【同样,看着一直都是好好少年的小墨,做了一件“投敌”的坏事,他们的心里全是憎恨。】
【戏台上,少年再次盛装出场。】
【这一次,身上是银白锁子甲,披着大红披风,手拿红缨枪。】
【画浓了眉,抹硬了脸。】
【刀光剑影里。】
【威风亮相!】
【这几天,他一直唱的都是杏花村的、吴地的软语。】
【类似《鹦鹉杯》、《戏言》。】
【刚毅的部分也有,但往往演不到那里,就被少年自己停止了。】
【之前唱的几天几夜,戏的主角都是女孩子。少年以男身扮女相,总有几分柔弱。】
【因此,看着他以男儿本色亮相,连原本警戒的山匪头子都惊艳了一瞬,眼里写满了新奇!】
【连习惯了骂他出气的村民们,都停顿了一瞬。】
【过了片刻,才有骂声响起。但这次,不骂狐狸了。】
【有山匪认出来,这脸上两点墨的伶人,演的是安国公的儿子。】
【是曾经的一个很强的天赋者。镇守边关、抵御外敌,却因为皇帝看上自己的姐姐,死在自己人手中。】
【因为故事太久了,大家已经不记得这个天赋者的名字,都称他为安国郎。】
【听了科普的村民,骂得更起劲了。】
【“没脸没皮的东西,演大将军,你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