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当之孙王瀚宇说道:“臣认为还应发动当地百姓,组织民团。百姓们熟悉地形,可为官军提供情报和后勤支持,协助官军作战,共同抵御外敌。我们可以给予百姓一定的奖励和保障,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百姓的训练,让他们能够在战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且,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百姓明白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从而赢得他们的支持。”
徐茂公之孙徐逸飞提议:“贺鲁的联盟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以利用西突厥内部的矛盾,拉拢一些对贺鲁不满的部落。给予他们适当的好处和承诺,让他们为我所用,从内部削弱贺鲁的力量。比如,提供物资援助或者承诺战后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另外,我们可以派出说客,离间贺鲁与其手下将领的关系,让他们互相猜疑,内部混乱。”
尤俊达之孙尤天翔接着说:“此外,我们可以派出精兵,截断敌军的补给线。没有了充足的粮草供应,敌军必然会陷入混乱,自乱阵脚,届时我们再出击,定能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还可以派出疑兵,迷惑敌军,让他们摸不清我方的真实意图。而且,要在敌军可能经过的道路上设置障碍,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
众人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朝堂上气氛热烈而紧张。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罗章再次开口:“陛下,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我们还需考虑到,此次战争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所以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不仅要在军事上应对,还要在政治和经济上做好统筹规划。我们可以在国内实行一些战时政策,保障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要加强与周边友好国家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或者保持中立,避免多面受敌。而且,要做好战后的规划,如何治理收复的地区,如何安抚当地的百姓,这些都需要提前谋划。”
李治认真倾听着各位大臣的建议,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陷入沉思。他深知此次西突厥叛乱对大唐的威胁巨大,必须谨慎决策,制定出最为妥当的应对策略。
“诸位爱卿所言,朕皆已明了。”李治缓缓说道,“此次贺鲁叛乱,关乎大唐的边境安宁和百姓福祉。朕会综合考虑大家的建议,制定出万全之策。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大唐的威严不容侵犯,朕定要让贺鲁之流为他们的罪行付出沉重的代价!朕决定,先派出探子收集情报,同时着手整顿兵马、筹备粮草,做好一切战前准备。众爱卿务必齐心协力,共御外敌,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康!”
众人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大唐必胜!”
朝堂上的讨论持续了许久,最终李治决定先派出探子收集情报,同时着手整顿兵马、筹备粮草,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各位大臣也各自领命,开始为这场战争做着紧张而有序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