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鹅湖之会(第2页)

 我们生活的土地居然是一个球!并且球在一片黑漆漆的混沌中! 

 而视角没有暂停,仍是继续的拉伸放大,相邻的,人们只在白天看到的太阳和晚上看到的月亮也出现了。 

 那就是太阳吗?太阳居然有这么大,比月亮大了这么多! 

 镜头继续拉伸放大,直到出了太阳系,出了银河系,最后一直到现代所猜测的宇宙形态为静止画面。 

 良久之后,观看了此幕的古人们才缓缓的回过神来。 

 朱元璋道:“天地之外居然如此浩渺,我大明在这个星球上显得很小,可放在天地之外,这颗星球也变得渺小了。” 

 太子爷朱标笑道:“父皇,何以感慨天地之浩渺和自身之渺小?您莫不是忘了苏东坡的《赤壁赋》?” 

 老朱听后自然是想起来了,他哈哈一笑,道:“宋朝人还真是这样的会讲道理。” 

 “明明是皇帝和朝廷的无能,无法一直完成大一统。” 

 “咱可是记得宋朝为了圆自己的面子,让这个中原正统王朝更名副其实,所以硬生生从《春秋》里追溯经义,将大一统认定成了” 

 老朱有点卡壳,看天幕久了不知道哪个词该怎么说了,随后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对了,用天幕的后世之词来说就是文化上的文明上的大一统!” 

 不强行解释经义的话,大宋王朝的正统性到底还在不在了? 

 不解释的话,那大宋岂不是真的成了番邦之国,而辽国成了中原正统? 

 虽然大辽也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双方互不相让,据理力争了很多年。 

 可在经义注释和法理来源以及合法性解释上,大辽始终辩不过大宋的学者。 

 思及到此,朱标道:“大宋的哲学思想是进步的,也是适用于当今之世的。后世的思想明显是更先进的,但不知是否适用于我大明呢?” 

 不常打断爷俩说话的马皇后倒是这次开了个口,“标儿,后世之道理也只是浅给我们提及了一下,我们又怎么知道全貌呢?” 

 “不知道全貌,怎么知道能否适用?” 

 朱标恍然一笑。 

 “怕是我大明也无那个能力能够推衍出后世的道理啊!” 

 虽然天幕带着古人们看了一次宇宙,又浅显的提了几句后世的思想,但这又不能直接将科技树上的光点直接点亮。 

 你让唐朝人看了一遍飞机,之后告诉他:你,给我做一个! 

 唐人:???so?唐? 

 【七年后的一个冬天的傍晚,病中的辛弃疾正在凭窗远眺,欣赏雪景。 

 突然看见夕阳辉映的远方白路上,一人骑着大红马直奔他的庄园而来。 

 辛弃疾当时那就两眼一亮,感觉自己是病痛全消,那也不疼那都舒服了,他转身下楼策马相迎。 

 来客是他的老朋友,名叫陈亮,是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和辛弃疾一样为人才气超迈,喜谈战争军事。 

 说起来陈亮大家可能不熟悉,如果说陈亮的字,那大家肯定就知道了。 

 陈亮,字同甫。 

 就是辛弃疾多首著名作品里的那个“陈同甫”! 

 这下,大家熟悉了吧? 

 所以说,交朋友是个学问。 

 如果没有李白,别说千年后,唐朝百年后都不会有人记得“岑夫子,丹丘生”。 

 如果没有王勃,谁还记得那个阎都督?华夏几千年地方上的长官何其的多?纵然能为一地长官的都是当时有本事的人杰,但放在华夏的历史长河里,那就不怎么显眼了。 

 俩人在庄园前的石桥上下马相拥,感慨万端。 

 在随后十来天的相聚中,纵谈国事,为大宋的山河残缺痛心疾首,并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大业奋斗不止。 

 与陈亮别后,辛弃疾抑制不住雄心壮志,奋笔疾书《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其中: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以明自己满腔的爱国之情。 

 后人更为纪念这次文坛佳话,将这次辛陈会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庄园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修建了斩马亭。 

 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 

 还有一则轶事,足可见辛弃疾的为人。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病逝时,他的学说被当局宣布为“伪学”。 

 这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同,毕竟朱子学术在明清实际乃是官方的显学,著名的八股文的指导思想“存天理,灭人欲”就是理学在明朝的大崛起。 

 所以一般人学到明清的思想固化都会想到理学的腐坏,都会知道那些理学大师程氏兄弟、周敦颐、张载、朱熹等。 

 也会下意识的认为,这里最出名的朱熹就如同孔夫子一样,在世时就全国闻名。 

 但朱熹当时确实很有名,是天下的大儒,但南宋当时的主流并不认可朱熹的理学思想。 

 所以迫于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巨大压力,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都不敢前往吊唁。 

 但因为朱熹欣赏辛弃疾的气节性情,赞同他坚持对金作战,反对议和的政治立场。 

 所以在朱熹去世时,辛弃疾也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不畏强暴,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名传千古的悼词: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这便是辛弃疾那令人钦佩的英雄本色! 

 他从来不怕任何的暴力,他只用心中的一杆秤来左右行为,来彰显正气。而不屑用私欲来回避真理,来苟且偷生。】 

 “存天理?灭人欲?”嬴政失笑道:“人的欲望怎么可能会被消灭掉?” 

 “不过,朕依然敬佩这个天幕之人,此人无论仁义还是文武本领都是卓越的,是真正的人杰,与那些只是文采流芳百世的人不一样。” 

 大汉 

 “世宗皇帝的时候,卫皇后作为长辈曾经催促过冠军侯的婚事。” 

 光武帝刘秀道:“而冠军侯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来应对长辈的好意表达自己的志向。” 

 “这个大宋不乏如冠军侯这般的人物,却缺少如世宗一样的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