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新皇帝(第2页)

 讲真的,王莽这个改名真有点让人绷不住了,刘邦于咸阳东建新城为汉帝国首都,取“长治久安”之意,命名为长安,这就是十三朝古都长安城名字的来由。

 而王莽这虽然只改了一个字,显得倒是颇小家子气了。

 完全没有了汉太祖高皇帝的那种舍我其谁、胸怀天下的真正皇帝气魄。

 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

开篡夺之例。

 王莽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下诏书宣布: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

 其后,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

 看到这里,可能观众老爷们就疑惑了,这不就是改了个名吗?有什么区别吗?

 欸!这你就不懂了吧,听我继续给你讲一下老王的骚操作。

 由于西汉末以来,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地方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

 王莽执政之前,天下民心所望,人们都认为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长期以来的伪装让王莽忘记了自己是因为家室才得到得这一切,他也以为自己是个治世能臣。

 登基以来,为了获取民心,和完成登基前的政治承诺,他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政策,但也始终未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认为天下要恢复到孔子所宣称的“礼崩乐坏”前的礼治时代,才可能实现政通人和。

 因此王莽当上皇帝后,企图通过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来达到他治国安天下的理念,于是仿照周朝的制度开始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宣布的政策是:将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

 其后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

 汉书记载道:但由于这些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很多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使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因此导致天下各豪强和平民的不满。

 总的来说,王莽改了,然后发现改不动,于是就改了名字。

 你可能就疑惑了,这不就纯糊弄人嘛!】

 “这就是在糊弄人!”

 刘备道。

 “篡国逆贼哪有本事来治理国家?他一个凭借外戚姻第上去的弄权奸臣罢了!”

 诸葛亮轻声道:“所以,王莽登基之后,天下人发现他做了很多,天下不但没有发生变好的趋向,还越来越差了,才发现是被王莽给骗了。”

 这人啊,心里还是太着急了。

 曹老板心中暗道:汉室深得普天之下百姓之心,四百年大汉,焉能一时篡之?

 董卓这么猖狂还只敢做相父来弄国,你看他有胆量篡位吗?

 当然,老曹不会对别人说他的心思。

 汉室虽然衰微,但也不是孤这个汉臣能够篡的啊!

 孤要是学王莽,十几年来的基业不说全毁,也得是伤筋动骨啊。

 咱不着急!

 毕竟,谁人不知,魏王世子不是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