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麻 作品

第299章 促进麒麟的发展

烛龙一事的情义,对祖麒来说,不仅为他与族人提供了一个台阶;他也借此契机让洪荒中的麒麟顺从天庭,这决定绝非一时兴起。

 身处事外的李天能够看清局势,他对于大道至圣鸿钧的理解也比其他先天神圣更为透彻。

 天庭统摄四方,麒麟族占据五岳之地,不顺从将如何?

 无非是两个选择,要么抵抗,要么服从。

 前者既没必要也不明智;后者则确保麒麟仍掌控五岳,并享受名份之上的尊荣。

 只要分寸把握得当,好处远远多过弊端。

 因此,麒麟一族不必过分纠结面子问题。

 由妖族挑起的大乱很快被平息,不少祸害作祟的大妖也纷纷被剿灭。

 然而,广阔人域受到的影响并非短时就能恢复的,尤其那些由妖族引起的破坏更需要大量时间和努力来善后,远比消灭妖族本身更复杂。

 面对这一困境,人王大禹深感忧虑。

 而他的战将羿在这方面帮助甚少,只擅射杀妖怪而不通治理之事。

 灾情中最严重的,要数河流改道与连绵不断的洪水。

 解决这些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

 大禹聚集众臣商议,请选出负责治水之人。

 那时的人族修士已颇为众多,但治理水患并不只是简单的工作,还涉及到地下灵气脉络。

 再加上颛顼设立秩序的笼罩下(通过崆峒印施下的“绝地通天”

 法则),任何不慎都有可能加剧混乱,扰动整体气运。

 经过多方讨论后推选出了禹父鲧担此重任,可对此,大禹感到不满意。

 他认为鲧这个人并不可靠,且其能力有限、散漫随性,难以胜任如此重责。

 不过,即便作为人王也不能独断专行;很多大事最终都要经过部族协商。

 因此,只得让鲧尝试处理治水事务。

 鲧之所以被提名,部分由于其血统背景:他是颛顼后代。

 崆峒印蕴含了伏羲、神农、黄帝、少昊和颛顼五大上古 ** 的力量,被视为最强大的守护神器。

 它与人族命运紧密相连。

 故而鲧成为共识的最佳人选。

 遗憾的是直到大禹禅位舜时,仍未见鲧带来好的治水成效。

 鲧的治理方法极其直接,总是选择在出现问题时用堵塞的方式应对,耗尽了人力物力甚至借助了圣母女娲给予的息壤。

 然而,这反而引发了更多地区的新灾难,使原本的地脉更加紊乱。

 舜接替大禹后,因不满于鲧的表现,将他免职。

 但这场危机依旧需继续解决。

 经过反复思考,并听取大臣的举荐,他们选择了鲧子禹。

 有人指出,“禹继承自父亲多年接触过的水利工程经验,并表现出超越常人的德行品质,为人谦恭、有礼,处事认真踏实,完全不同于他的父亲。”

 得知这一推荐后,舜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确如大臣所言,无论是才能还是品格上都比鲧强。

 于是,舜任命禹接手工程。

 禹不负所望,积极接过治水重任,并请到伯益及后稷协助。

 恰逢天庭给麒麟族加封,加上对人域妖患遗留问题的关注,天帝李天意识到这是个机会,遂提议龙族出力助解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