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科技的迅猛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新型农业、工业、军事、民生等各个领域的同步发展,但虽然伴山镇在科技水平上领先末世之前至少50年,但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城市建设方面,伴山镇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同时,周围再次发展出大大小小上百个幸存者基地,各个基地之间通过自由贸易、到工厂打工或者外出清剿残余丧尸等方式维持自身发展,虽然文明程度以及城市规模远不及伴山镇,但总比始终活在丧尸的阴影之下要幸福的多。
到目前为止,整个A市已经完全实现了电气化,但A市之外能用的起电的也只有各个市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型幸存者基地,很多普通幸存者依然生存在温饱线附近。随着多支远征队的外出作战,将A市和伴山镇的强大也传播了出去,于是,东北大区各地的幸存者慕名而来,对于他们而言,能够加入伴山镇是一种幸福、一种荣誉,但即便无法加入,能够在A市获得一席之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疯狂扩张,A市当前人口已经突破了100万,而伴山镇上登记在册的正式居民也达到了70万,这也让管理层再次提高了人口准入的标准。例如,每天限定进入A市的人员数量或者直接关闭城门、外来人员想要进入伴山镇必须缴纳1枚2级晶核并上交武器、对无家可归者进行集中收容。通过制度的规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过剩带来的负面问题。
解决了人口问题之后,欧杨风再次对几大军团进行了一次调整。
由于战斗人员的增长,欧杨风决定将十大兵团改名并扩编为十一个军团,每个军团编制3万到4万人,每个军团下设3个团,每个团下设依次为10个大队、10个小队和10个班;同时,对各军团驻地、军团长人选以及序列做出了一定调整。
其中,第一军团军团长为陆仁甲,驻防j市临海镇;第二军团军团长为许不允,驻地伴山镇;第三军团军团长为马依依,驻地熊城;第四军团军团长为黄金安,驻地钢铁城;第五军团军团长为花臂华南天,驻地伴山镇;第六军团军团长为周猛,驻地伴山镇;第七军团军团长为瘦子朱金宝,驻地熊城;第八军团军团长为大壮吴迪,驻地钢铁城;第九军团军团长为苏至柔,驻地熊城;第十军团军团长为梅赟,驻地钢铁城。
至于第十一军团自然就是郑辉的蛟龙旅。
在征求了郑辉的意见之后,欧杨风决定将蛟龙旅全盘接纳进伴山镇,并保留蛟龙旅的称号,整编成为伴山镇的第十一军团,接受欧杨风的领导。加入之后,蛟龙旅只保留5万常规军事力量,驻地就在之前的山海基地,所需物资同其他军团一样由伴山镇供给;其余3万余人则留在伴山镇,按照在册居民的待遇按等级发放身份证件并参与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