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残酷,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将真相告知当事者,当其知道真相那一刻可能更残酷。
因为把头交待了。
我差点就说出那句:“你爹娘在山东让人闷了香了!”
我知道把头的担忧。
年轻人冲动,一旦知道真相,要么跑去山东找那帮不知名野路子报仇,一命换一命,要么接受不了现实,颓废消沉,从此走不出来。
就凭他现在的能力,就算能找到那帮人也是去送死,要是选择报警就更是无能的表现。
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情况,还有第三条路。
隐忍仇恨,学习技术,努力搞钱,结交江湖人脉。
最快三年,最晚五年。
到时不管那帮人子在哪里,找到他们做个局全搞死,用这样方式来报仇才算是男人。
我想引导他走上这第三条路,不为别的,因为我两都算孤儿,区别就是先后而已。
在山里钻了好几天,回去后洗了个澡,我又开始研究起了淳安县志和老地图,感觉自己在看几天就成了当地的文史专家了。
“门没锁!进!”
“峰哥,我看你回来没怎么吃东西,我帮你煮了碗面。”
看了眼时间,都十一点多了。
我尝了一口,味道不错,很清爽利口。
“谢了。”
“不用谢,峰哥,你能不能给我讲讲我爷爷的故事?”
我放下筷子说:“你爷爷跟我差了三辈儿,我知道的关于他的的事儿也都是听别人说的,你对你爷爷一点儿不了解?”
“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只知道他是个风水先生。”
“你爷爷没给你留下一些风水书之类的东西?”
他摇头。
我想了想说:“看来你家里人不希望你进入这行,你爷爷刘润齐最早在北平大兴摆野摊子算命,平常接一些白事儿活,那时候社会上比较乱,遭逢灾年是要饿死人的”
我将我知道的一些故事说给了他,他听的十分认真。
“你既不懂风水,那无法走和你爷爷一样的道,你只能另寻一条路。”我说。
“不懂风水难道就做不了眼把头?峰哥,你说我该走什么路?”
“走新路啊。”我道。
“懂风水固然重要,但不是必须,只要你能掌握要点和窍门,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事情,一样能当好眼把头。”
“比如说找野墓,风水先生会看山势看地形,甚至看星象,你不懂怎么办?”
“你要看以前的县志,看史料,不管正史野史都要看。”
“然后用电脑看卫星地图,在全国范围内找那些带坟字,陵字,带墓字的村名山名,一旦找到了就放大看,看那一带的山上或者平地上,有没有隆起的大小土包,别小看这法子,虽然听起来简单,实际上转换率很高的,在过几十年等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了,那资源也该枯竭了,大墓搞一个少一个,你不搞,有的是人搞。”
“基本看土和铲子都知道怎么用吧?”
他点头。
我将面碗中的两根筷子拿了起来,说道:“一把洛阳铲,一把旋风铲,有条件在配一套脉冲,用好了就能事半功倍。”
“在你没有实力之前,三个地方尽量不要去。”
“河南,山西,内蒙。”
“峰哥,为什么我不能去?这三个地方可都是文物大省。”
“因为你搞不定,普通东西还好,一旦挖到了什么特级类文物,会被人搞的。”
“你不能像我们一样全国跑,因为我们有人脉,你没人脉可以先在一个地方发展。”
“我在哪里发展?”
“陕西。”
“但你要记住,在陕西不要和杨斌那条线上的人接触,那些人蹦跶不了多久,迟早得完蛋。”
“你可以走野路子,我还是那句忠告。”
“棺材,古尸,壁画,石棺,镇墓兽,石椁,石像生,这几样东西不要碰,一旦你碰了会出事儿,你在道上听说过我们有卖这些东西?”
他摇头:“没有啊峰哥,不过我听人说神眼峰卖的最贵的东西是从南方一座西周大墓搞出来的。”
“什么东西?”
我突然有些紧张,皱眉问。
“太阳神镜。”他一本正经道。
“靠,还他娘的照妖镜呢,没有的事儿!道上乱传的!刚才说到哪儿了?”
“你说到了洛阳铲和旋风铲。”
我点头:“洛阳铲有多种探法,如果你确定不了古墓边界线,那就用梅花铲法,锁定大致范围,间距五米,一遍过后如果还确定不了边界!那就把间距缩小到四米三米,以此类推,如果你一下就找到了边界线,但又确定不了脚下有没有墓道,确定不了主室朝向,那就可以用井字铲法。”
“峰哥,梅花铲法不是考古队的路数?”
“不一样,考古队那种为了不漏东西要先打格子,我们不打格子,梅花铲法最早就是盗墓贼发明的,考古队借用了而已。”
“峰哥你等一下,我找个本子记一下。”
“不要记!你记这些做什么?以后万一被逮住了好当证据?你得把这些印在脑子里!”
“好,那峰哥,如果我照你说的法子找到了野墓,又用洛阳铲确定了边界和主室,在没挖下去之前,我怎么确定这是哪个朝代的?里头可能会出什么东西?比如咱们昨天在山上发现的那座清代墓,你打了一铲子就知道是清代的。”
我嗦了一口面条道:“就算不打那铲子,我也知道是什么朝代的,具体里面会出哪些东西。”
他疑惑道:“难道靠的是那句口诀?”
“什么口诀?”
他念道:“唐半山,宋弯弯,汉墓出在山尖尖,商周出在河两边,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葬野岭,东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陂下挺。”
我听后想了想道:“隋唐宋尸陂下挺,这不假,但咱们发现的那座清代墓也是在陂下的,你怎么解释?”
“这个我不知道啊。”
我道:“这些口诀只是笼统的概括总结,不能全靠口诀,你要因地制宜来判断。”
“清代早期的墓都是灰砂结构,和之前的土坑墓和砖室墓区别很大,它的样子一般来说有三种。”
“一是半封闭式,墓周围有石板铺成的路,在墓后方立碑,两侧用石板围起,开口方向一般正对着石板路,远远看去就像兵营一样,所以行里人一说搞了个兵营就知道指的是清代墓。”
“第二种是草坪墓,不立墓碑,不围墓地,人死后要么直接装棺材下葬,要么火化后用陶罐下葬,尤其在南方,这种墓就喜欢挨着小山坡葬。”
“第三种是塔墓,一般死小孩儿或者信佛的会用塔墓,这个没什么好讲的,一眼能认出来。”
我问道:“兵营墓,草坪墓,塔墓,那你说,咱们昨晚发现的那座清代墓,具体属于这三种里的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