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之有贰 作品

第443章 九渊圣公

 随后又无奈叹息一声,人族想要发展,状大,光靠他一个人,或者是极少数的一群人,那是绝对不行。  而其他人想要提升修炼,就离不开血与火的洗礼。  随即他对身边的人说道:“一定要确保出战之人的后勤保障,还有各种修炼资源的供应。妖族显然也是抱着练兵的态度,优胜劣汰,那我们也要抓住这次机会,让自己人增强。”  “但,战斗是无法避免伤亡,我希望你们能尽可能保全多的人。”  “随后我会在附近布置藏书阁以及修炼密室,也会留下一些修炼资源,还有一些神通秘术。你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修炼,另外还要确保军功的公平与公正,让所有战士心无磅礴的战斗。”  “是。”  众人点头答应,对于军功,他们都十分清楚,也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  接下来的日子,姜九渊选择了距离横断山和横山关相对合适的一处山凹,引动地脉灵力,布成一处重要节点。未来也可以,以此地为根基,辐射四面八方。  另外根据他的勘测,周围环境很是不错,湿度和温度都可以用来种植灵药以及灵茶。  半年后,横山关一切都步入正轨。  镇海城南门外,姜九渊告别柳娜等众人,一人步行向长安城。  姜九渊一席白色儒衫,手持长扇,再配上他那精致儒雅的外表,活脱脱一位奶油小生。要不是肩头上爬着的胖鸟彩鹊,定能引无数小姐姐,暗送秋波。  在镇海城与长安城两地有宽大官道通行无阻,现如今没有战事,多是上两地贸易,走亲访友人士,男男女女的不在少数。  经过这些年清缴和维护,官道两侧基本没有什么危险,而且每里范围,都有一处兵站。  姜九渊策马走在街道一旁,怀抱书籍正看看的津津有味。  “前方公子请稍等片刻。”  听到有人呼喊自己,姜九渊勒令马匹停下,回头看向身后,只见一老一幼两人满头大汗,正匆匆赶向他这里。  “老人家可是在叫我?”  “嗯。”  老人点头,脸上焦急之色更重,他踌躇再三,道:“打扰公子了,小老儿原本是想带孩子去长安城寻亲,可小孙儿前日突然昏厥,时醒时睡。”  “不知可请公子帮忙看看?”  “将孩子给我。”姜九渊伸手接过孩子,搭脉查看。孩子脉搏很微弱,时有时无,还伴随有奇异跳动,是一种他也没有见过的脉象。  “奇怪?”  随即他运转阴阳眼看向孩子全身,将孩子体内一切看的清清楚楚,脸色也不自觉的沉了下去。  “老人家,孩子以前可有其它异样?平时有修炼吗?”  “孩子也是去年才交到老朽身边,之前三年都有他父母照看。在我身边时一切都很正常,除了食用一些打基础的普通灵药,还未来的急修炼。”  “哦!”  姜九渊皱眉,他此刻也有些看不懂了,小孩体内筋脉异于常人,也是造成他昏厥的重要因素。按他的推测,怀中孩子将来无法修行任何一种力量,而且体内问题也会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变的越来越危险,能活到成年也是一个问题。  “老人家,孩子问题很严重,我也只能先将他救治,还需要一些时日仔细观察,或许可以找出解决方法。”  “还请公子出手。”老人说着就要跪地磕头。  姜九渊阻止老人,道:“老人家无须行此大礼,小生定会全力以赴。”  接着他便将孩子平放青云藤编织的木桌上,小心翼翼为孩子体内注入一缕青色生命力。小孩脸色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了起来,呼吸也变得平稳。  见状老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一脸感激的看着姜九渊。  直到此时,他才有时间仔细打量眼前的书生,老人越看越是眼熟,却始终无法想起在哪里见过。  “噗!”  孩子张口吐出一口血痰,迷离的眼神也变得清醒,看到老人在身旁,便哇哇大哭。  “爷爷……”  老人伸手抱起孩子,轻声安慰道:“涛儿,我的好孩子,爷爷在呢。”  良久。  爷孙俩停止了哭泣,老人带着孩子再次向姜九渊磕头道:“涛儿,快向这位救你的恩人磕头,是他救了你的命。”  “老爷子你……”  姜九渊没有继续阻止爷孙俩,他要是再继续阻止,肯定会让两人更加的难受,只好接受了孩子三次叩拜。  “好了,起来吧。”  老人将孩子抱起,见孩子清醒,脸上堆满了笑容,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重要。临了他抬头看向姜九渊,语气忐忑的问道:“敢请公子名讳,好叫老朽和孩子铭记于心。”  姜九渊摆手,同样笑道:“举手之劳罢了,老人家无须记挂。”  “另外,我也没有治好孩子的病,实在是有些惭愧。”  “公子说的哪里话,不管这孩子未来命运如何?但此刻,他的命是公子您出手救下的。我们从小受九渊圣公名言警句,谆谆教诲,做人要知恩图报。公子您如此大恩大得,叫老朽怎能不铭记于心。”  “您将是我沐家永生永世难忘的大恩人。”  老人话音落下,便急不可待的取出一卷画纸,将面前恩人画在了纸上,也牢牢记在了心底。  姜九渊没有躲避,也没有阻拦,任由老人去画。他观察到老人的画技很不错,应该是受过专业学习,可惜没有凝聚出自己的画道修为,修为也就在先天境,显然是天赋,血脉不佳。  老人画画的时间并不长,但还是把姜九渊画的惟妙惟肖。  姜九渊看着老人手中画卷,笑着问道:“老人家,我观你这画技非常精湛,为何没有继续修炼?说不定还可以凝聚画道之力。”  “哎!”  老人叹息一声,看着手中画卷,又低头看着自己小孙子,悠悠开口道:“老夫年轻时以修炼实力自身为主,奈何血脉天赋普通,修炼多年慢慢碌碌。后来有了家室,子女,又忙于生计,终究是蹉跎一生。”  “可,谁知道我到了这花甲之年,又对书画有了兴趣,便在空闲时间与书堂稚子同学几年,算是能看到过眼而已。”  “老朽也无所求,只是想将自己看到的景,物,人……画下来。”  “等未来那日彻底了,走不动,也看不到时,再拿出来细细品味。”  “可惜,老朽愚笨,今生无法触及画道真意。”  “九渊圣公将这等道法传与世间,为吾人族创立无数大道。可,老朽却没一所成,真是愧为他的子民。”  “不过,老朽这辈子倒也不亏,虽只育有一子,他天赋异秉性都不错,成功加入了戮妖军预备役,儿媳同样出色,修炼一途天赋斐然。”  “眼下只是………”  老人溺爱的看了一眼身旁乖巧的小孙子,脸色变的有些不自然,除了深深的自责,还有无边的心疼。  姜九渊没有说话,眼下他也没有解决孩子体内问题的办法,不太好多说什么。只好转移话题,道:“对了,老人家为何没有乘船或者是跟随商团一起去长安城。”  “反到选择独自上路?”  老人闻言苦笑道:“老朽行将就木,本来也是跟随一商团结队而行,怎奈被这周围大好河山景色吸引。只好脱离了队伍,打算趁这次机会,好好游历一番镇海城与长安城之间的景色。”  “随知……这……”  “哎……”  “这也多亏了公子您,孩子才化险为夷。否则………”  “老人言重了。”姜九渊赶紧打断老人,免得他又要磕头感谢自己,随即他看着天色,道:“老人家,这天色也不早了,要不我们一起结伴同行。顺便我也想仔细观察下孩子的情况,想想有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  “谢谢公子。”  老人赶紧收起东西,将孩子抱在怀里。  姜九渊抬手间,远处地面上多了一辆马车,他套上马匹,伸手邀请道:“老人家,您和孩子还是随我上车吧。”  “谢谢公子。”  见老人又要跪拜,姜九渊赶紧阻止了一老一少,将他们送入了车中,而他则负责架马御车。  时不时再与老人聊上几句。  而他也从老人口中得知,他这位人族势力的开拓者、创新者、庇护者、引领者……被自家势力中尊称九渊圣公。所有人都会从小学习圣公言论,圣公警示等。同样,九渊圣公也是大家心中唯一信仰的神,每个城市都会在初一,十五进行对九渊圣公的祭拜。  在同行的路上,姜九渊也见会碰到来来往往的飞船,车马,大家都很遵守纪律,按照官道的设计和规则行驶。  他还在官道两边看到了许多人们自行汇聚的坊市,同样都默默遵守着他的纪律。  不说是童叟无欺,但也尽可能的做到了人们接受的范围。  至于,对同行小孩的研究,他也一刻都没有停,其间也陪老人去看过不少人,却没有一人能解决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