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端坐在龙椅上的君景离微微斜靠着身子,一只手随意地支着头部,看似漫不经心地扫视着下方众多文武百官们的神情变化。
沉默片刻之后,他才懒洋洋地开口问道:“哦?果真如此吗?那么在座的诸位爱卿当中,可还有人与安逸侯持有相同看法之人呢?”
礼部尚书董淳睿出列:“皇上,臣附议,二皇子为大昭请回来祥瑞,招人妒忌陷害,请皇上明察秋毫。”
兵部尚书郝云山:“臣附议!”
内阁学士叶文辉:“臣附议!”
……
支持二皇子的官员纷纷出列附议。
“安逸侯?哼!你口口声声所说的安居乐业,难道就是如今东北州那数十万大昭子民的现状吗?他们被迫舍弃了那些即将成熟的庄稼,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了好几辈子的家园,一路向南逃荒而去!这哪里有半分‘安居’可言?又何来‘乐业’之实?
想当年,我大昭十万镇北军在英勇无畏的李将军统率之下,能够稳稳地镇守边境长达数十载之久,令北方的尦族丝毫不敢轻易来犯。可为何到了你儿子手中,却落得个如此凄惨的下场?竟被打得丢盔弃甲、落花流水,不仅伤亡惨重,还使得边境地区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啊!而最终呢?
敌人仅仅用了一块破石头,便轻而易举地从我们手中换走了整整一州之地!依我看呐,你们于家在这其中定然没有少捞好处吧?恐怕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猫腻和肮脏交易!”
老镇国公杨振业气愤的怒视吴德胜气愤的说道。
杨振业,是宣元帝还是东北王时期的四大将军之一,君卿侧称帝因为从龙之功四大将军都被封国公,分别是镇国公,安国公,成国公,辅国公。他们四人儿子未封世子,均被封侯三代世袭。
宣元帝四大国公目前仅剩镇国公一人还在世。其他三位已经离世。
安逸侯于德胜对镇国公的怒斥毫不在意:“国公叶所言差异,用一州之地换来大昭其他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乱兵役之苦,实乃是皇上圣明啊!”
这时就听到一声与之附议不同的声音传来:“臣有异议!”吏部尚书韩瑾瑜站了出来。
“皇上,臣有异议!”
“韩爱卿有何异议?”
“陛下,据安逸侯所述,二皇子换回之祥瑞,本应庇佑大昭之黎民。然今已遭雷劈而焦黑,此乃二皇子护佑不力之过。遭雷劈如受天罚,祥瑞已逝,二皇子岂不应受罚?”
“臣附议!”
“臣附议!”
……
附议韩瑾瑜的大臣都是程老爷子的学生和君明煜暗中培养的人。
文武百官互相启奏各抒己见争论的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