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到年头交不出骑兵服役,再给削了爵位。
张凤翼松了口气,揖拜一礼:“老臣谢主隆恩。”
崇祯皇帝看着张凤翼向自己行礼,然后离开了万胜殿,就轻轻的叹了口气:“功成身退正当时啊......还有谁想回去经营勋庄的?”
“陛下,臣也老了,唯愿乞骨还乡。”王在晋真的老了,今年都快70岁了。
“陛下,臣也想乞骸骨,告老还乡。”接着是孙承宗求去。
六个阁老去了一半!
崇祯皇帝看见毕自严也站了出来,一副想要告老还乡的样子,赶忙道:“毕侯你比王元辅和孙先生年轻两岁,就再干两年吧......朕南征之后,你就和温体仁、熊廷弼、陈先生、洪先生、孙先生一起组成应劫内阁,留守北京吧!”
崇祯皇帝一口气把自己的三个侯爷讲官都拉入内阁了!
这三个既是正牌的进士出身,又是军功卓著的侯爵。其中陈奇瑜、洪承畴都当过地方督抚,而孙传庭则当过兵部左侍郎兼殿前军总镇、提督九门,的确也够资格入阁。
崇祯皇帝顿了顿,又道:“毕侯,你当元辅,还兼管户部。温体仁,你还是次辅,兼管礼部。熊工部,你当文华殿大学士,还兼工部尚书。
至于陈先生、洪先生、孙先生,则分别出任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其中陈先生掌吏部,洪先生掌刑部,孙先生掌兵部。
还有,让卢先生接下兵部左侍郎兼殿前军总镇、提督九门的差事。让史可法去当燕宁总督,接洪先生的留下的缺,史可法的八府巡抚让杨嗣昌来当。”
一番人事调整之后,崇祯皇帝总算组成了一个还算让他满意的“大明应劫内阁”——其中一半的阁老,都是打出来的侯爷,军事能力还是非常靠谱的,而且还是崇祯皇帝手把手教出来的老师,师生的情谊在那里,算是自己人了。
有他们三个入阁,崇祯皇帝就能放心的把北京城交给内阁看守了!
有了他们去看守北京城的内阁,崇祯皇帝还是非常放心的。
西苑,太液池。
一艘龙舟,这个时候正缓缓的驶向太液池中的琼华岛。
龙舟的舱房之内,坐着几个道装儒服的男子,分别是大明皇帝崇祯皇帝,新任的三位阁老陈奇瑜、洪承畴、孙传庭,还有新任的殿前军总镇卢象升。
陈奇瑜、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四人,人手一个手抄本,都皱着眉头在瞧着。
而崇祯皇帝则捧着杯茶,在侃侃而谈:“你们都是朕的老师,都是熟读圣贤之书的儒士,当知道先圣所求之大道,并没有传给后世。先圣传给我们的,仅仅是追求大道的理想以及何为大道......但是却没有给我们后人留下求道的门径。
所以儒家后学都只知有大道却不知如何寻大道,因为大道难寻难求,才不得不退当个道德圣人或是在内心成圣。而道德圣人和内心成圣,并不是儒家真正的大道,而是大道难寻之后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