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较大的这艘盖伦船,在1609年的时候,被用来护送因为在日本沿海遭遇海岸的西属菲律宾总督罗德里格及其随员跨过太平洋前往新西班牙(美洲),从而实现了东亚国家第一次有史料可查的跨太平洋航行。这条船后来还返回了日本,并且带来了新西班牙总督府派出的驻日本大使。
而德川幕府组织这次跨太平洋航行的目的,说起来有点让人诧异——居然是希望新西班牙可以向日本开放贸易!
对!当时锁国的不是日本,而是新西班牙!
新西班牙(西班牙的美洲领地)禁止一切西班牙以外的船只入港进行合法的贸易......当然了,新西班牙的对外贸易(包括对西班牙本土的贸易)中,90%是走私的!
但是当年的德川幕府并不知道这个潜规则,他们想要合法的、礼貌的敲开新西班牙的大门,和新西班牙进行平等且互惠的贸易。
但是这个要求被新西班牙坚决的拒绝了.......西班牙人只想要单方面的自由贸易和传教,并不希望日本国的商船去新西班牙进行贸易。
不过德川幕府并没有放弃,而是又建造了一艘更大的盖伦船,排水量达到五千吨的伊达丸号,并且在1613年派遣支仓常长率领40名西班牙水手(和罗德里格一起落在日本人手中的西班牙人有317人,其中一些水手被幕府所用)、22名武士和120名商人及随员,开始了再次远航。
而伊达丸号的远航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送支仓常长使团去美洲。第二次则是去接支仓常长回国(支仓常长还去了欧洲),而在第二次从美洲返回的途中,经过菲律宾时,伊达号被西属菲律宾当局“强买”,支仓常长也被迫在马尼拉逗留至1620年才辗转回国——西班牙人此举的目的,当然是阻止日本发展起自己的航海能力。
而失去伊达丸号,对于刚刚起步的日本国的航海能力,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在这之后,日本德川幕府就放弃了海军力量的经营,开始逐步关闭国门......而这一切的结束,距离现在只有13年!
当年参加建造伊达丸的工匠,去过美洲的武士和商人,一定还有许多人在世!
如果日本国从现在开始改变国策,重新走向海洋,那么他们就几乎和大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另外,1633年的日本和1644年的日本还有一个最大不同,就是三代将军家光仍然气盛。
家光治世刚刚开始,这位三代将军依旧雄心勃勃。
......
“哦,日本人......”
西苑,“瀛台儿童乐园”。在一间亭子当中,崇祯皇帝和来访的郑芝龙,一边看着三个小屁孩玩乐,一边在聊着对日交涉的事情。
对于崇祯六年的大明而言,想要走向南洋,日本就是个绕不过的坎,而且还是个竞争对手。
“他们不是颁布锁国令了?”崇祯皇帝不是知日派,但是他对日本国的印象也不太坏——上辈子逆子和日本人处的不错啊!
“相信很快会取消的!”郑芝龙很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