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众所周知,一个大权独揽的封建帝王,比方说,秦皇汉武、唐宗明祖,他们固然可以对其他人的身家性命去生杀予夺,固然可以对世间财富去随意支配,但同样也必须要承担管理国家的义务,承担处理政务的责任。
一旦皇帝对政务懈怠了,只想贪图享乐,不想再承担管理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了,那么轻则国势衰微,遗祸子孙;重则王朝覆灭,国破家亡。
如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最好的“前明后昏”的反面典型,他的悲剧就源于贪图享乐,不理朝政。
很多文青作者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笔下这些主人公,才会清一色的【不屑当皇帝】:
只想要皇帝生杀予夺所有人的权力,但不想承担任何管理国家的义务。
只想要皇帝任意支配世间财富的权力,但不想承担任何处理政务的责任。
而要做皇帝之上的〖皇上皇〗,骑在皇帝头上随心所欲,随时可以不讲道理、不顾情面、无视规则的掀桌子,更完全不受国家大势的约束。
看他们最后可笑的结局就知道了。
一个王朝被一个人用武力和人情关系给暗暗控制。
真尼玛离谱。
要知道,权力斗争不是请客吃饭,是你死我活。
那些文青作者但凡了解一些中央集权,他们就知道这个会导致权力极度不稳定,基本最后就有三个结果:
皇帝和皇帝后代给力,可以完成权力稳定交接以及不断剪除主角的党羽,等主角死后立刻翻案,主角后代被诛十族。
主角后代学习司马昭和司马炎,在主角老了以后,直接反叛,废除旧帝,自立为王。
主角势力和皇帝势力不断内斗,导致国家衰落,分崩离析。
就中国历史,凌驾皇权之上又不做皇帝的某个家族或某群体,最后的结局就是玩崩,小点的崩就是自家身死族灭。
大点就是拉全天下的百姓一起死,如北宋末年,明末,再久远点就是南朝士族和五胡乱华前那帮挺司马家的老菜梆子士族,也是最先死翘翘的。
中国的皇帝为啥叫天子,因为双重身份,既是世俗的领袖又是宗教的领袖。
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
这是数千年宗教法度与文化洗礼之下的共识。
所以哪怕崇祯皇帝贵为天子,他的婚姻大事也不是自己能做主的。
而是不得不用政治联姻来解决。
这叫权责对等!
是因为对汉人百姓有怜悯之心,而不是只会再苦一苦百姓!
好在秦良玉的孙女确实是两个肤白貌美的美人,也算是让崇祯皇帝龙颜大悦了。
而马祥麟、秦翼明、秦拱明、秦佐明、秦祚明等五个秦良玉的子侄儿子,看见崇祯皇帝围着自家的“熊大腿长”女孩子转了两圈,一副眉开眼笑的模样,全都是一个念头,大明朝终于出明君了!
什么?
好色也能是明君?
当然可以!
如果当年的万历皇帝要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好色荒淫的昏君,大明朝也不至于这么艰难啊!
杨应龙家的女儿可漂亮了,要是嫁给了万历皇帝当上了杨贵妃,就看这些地方官员敢不敢逼反杨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