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想了想,又道:“万岁爷,可是臣记得秦王世子是有兄弟的。”
崇祯皇帝点点头,笑道:“朕也知道朱存枢有兄弟,但是《皇明祖训》当中规定只有亲王的儿子才能继承,没有兄终弟及的规矩。历年以来,因为绝嗣而除封的王府可有不少。”
他的这话也就糊弄一下孙传庭,如果在朝堂上说,一定会被一群文臣大儒教育的。
历年以来因为绝嗣而被除封的王府都是郡王府和首封的亲王府,毕竟大明朝并没有已传袭的亲王因为绝嗣除封的先例。
所有绝嗣的已传袭的亲王,都由兄弟或侄子继承了王位。不过这种由旁支继承亲王爵位的做法并不符合《皇明祖训》的规定,是皇帝对王府的特别加恩。
也就是说,朱存枢的兄弟能不能继承秦王爵位,要看崇祯皇帝肯不肯特别加恩,虽然以往没有已传袭的亲王除封的先例,但是加不加恩的决定权依旧在崇祯皇帝这个皇帝手里攥着。
而想要彻底解决陕西的问题,秦王府是必须要拿到手里的!
而且崇祯皇帝已经把代王、福王两个亲王和另外十个郡王都撵出了自己的封地,把他们变成了空头王爷。虽然都还有一份俸禄可以吃,但是比起他们之前拥有的产业,现在的待遇实在可够低的。
和代王、福王这两位正经的王爷相比,秦世子朱存枢的三弟朱存机实在是差得太多了,他不过是个紫阳郡王,连管秦王府事的名义都没有!
实际上,自崇祯皇帝登基之前,长安府也就来过一位太子爷,还是洪武皇帝的懿文太子(朱标)。
自那以后,长安府的黎民百姓就再没见过大明皇家嫡系的人物,对他们而言,头顶上最大的那一片天,也就是安居在长安皇城内的秦王殿下了。
结果崇祯皇帝似乎格外喜欢长安城,先是把西安府改成了长安府,又是恢复了长安城,消灭了长安城里一切蛮夷,重建了汉唐荣光!
种种迹象表明,崇祯皇帝对长安城还是格外亲睐和偏爱的。
若非在如今的时代,长安城已经不再适合充当都城了,或许还真有能够恢复曾经荣光的可能性!
饶是如此,崇祯皇帝都格外加恩,让长安城恢复了汉人“西都”的政治地位,这可比所谓的“中都凤阳”还要备受重视!
除了政治上的好处,经济上的实惠更多。
崇祯皇帝的一系列基建,不仅让长安城重新繁荣起来,远盛汉唐,而且还要大规模兴建房子,发给他的手下!
如此一来,整个长安城都对崇祯皇帝充满了忠不可言的氛围。
但,凡事总有例外,秦王府那里几位郡王和一群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个个都悬着心肝。
长得胖乎乎的朱存机却在不住的擦汗,自打哥哥朱存枢薨逝,他已经不止一次让人去托关系走门子了。
可是却没有一条路子能传回个准信儿。
现在崇祯皇帝亲自上门来了,也不知道传承了二百多年的秦王府还能不能保住?
如果秦王府不保,以后的日子可就苦了!
因为长安宗室诸家都没多少产业,全指着秦王府接济。
一旦没了王府,宗室们怎么办?靠几个郡王府的那点产业,能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