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下,打倭寇!

 满清想撤退,但撤退也不是那么好撤退的。

 一是天寒地冻的不好走,豪格的十万大军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得准备大量的补给,还得等天气暖和一点,还得让连续作战的士兵和马匹养回一点体力,恢复一下士气。

 第二个原因当然就是抢钱抢粮抢女人抢农奴了!

 豪格他们来一次不容易,怎么能两手空空的回去?而且他们回去后估计就再来不了了,不得一次吃个够好回点血?大清天兵不就为这事儿来的?实际上他们一入朝鲜就开始干这些事儿了!

 从十一月下旬开始,那更是变本加厉的抢,不抢光了,难道还留给大明?

 但是他们的抢劫并不顺利,因为明军就在后面一路追击,让满清压根没想到多少东西。

 说到底,汉城之战,满清还是打输了!

 不论是战线,还是战损比,满清都被明军一阵暴打,输的非常惨。

 把明军包围起来打,都能打出劣势战损比,可见战斗力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了!

 等满清的大军退过临津江之后,大明的军队就看不见了。

 因为临津江上所有的浮桥都被清军放火给烧了,而且当时江面上漂满浮冰,明军的工兵根本无法搭桥,连船只都很难航行。

 而明军的战斗力,又高度依赖后勤的弹药补给,总不能让士兵饿着肚子,拿着没有子弹的火枪追击吧?

 看到大明的大军暂时无法北渡临津江,豪格就立即下令,很大方的给临津江以北直到平壤的平原地区的百姓“赐”了包衣奴才身份!

 随后就立即派出骑兵到处“护送”壮丁、年轻女子入伙八旗当奴才,同时搜集粮草、牲口,还焚烧大量没有用的村庄、城镇,毁坏无用的桥梁。

 然而满清的嚣张也没能持续多久,因为明军的海军还在。

 组织了几次海运登陆之后,满清也不敢在这里多待,只能加速北逃了。

 豪格留在朝鲜的第三个原因,则是为了把朝鲜隔壁的日本国拉下水。

 在大明亲征朝鲜之前,日本的德川幕府对于插手明清战争的事儿没有太大的兴趣,顶多也就是在琉球问题上放放嘴炮。

 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

 在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日本萨摩藩率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进贡。琉球王国形成“两属”状态,后逐渐被萨摩藩实际控制,成为萨摩藩的附庸。

 这在崇祯皇帝看来,就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崇祯皇帝要恢复汉人的天朝秩序,在他看来琉球问题和台湾问题都差不多。

 汉人想要走向海洋,琉球的重要性不亚于台湾和马六甲海峡,都是不能失去的地方!

 如果到了实在万不得已的时候,那么就弄上汉人藩镇去控制那里。

 而如果有办法,那么最好还是汉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

 总之,这里必须成为大明舰队的核心控制区,崇祯皇帝也毫不介意在这里使用武力!

 但不论哪一种情况,都应该是汉人内部需要考虑的问题,压根不应该有倭寇什么事情。

 至于琉球的居民,毫无疑问,所有支持过倭寇,和倭寇合作过的,崇祯皇帝都给他们准备了大清洗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