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二百三十章 优逝在我(第2页)

 大约是从贱民直接变成了刹帝利,如果敢打敢拼,而且运气够好的话,还有一定的概率可以进化为婆罗门,这可真是阶级的巨大跃迁!

 他们当然是斗志满满了!

 崇祯皇帝实行这样的政策,毫无疑问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汉人的战斗力。

 而且明军本来就不讲嫡庶神教的那一套!

 崇祯皇帝的祖宗朱元璋当年就是个要饭的,要饭的也不会是什么两班贵族吧?

 两班里面也没有要饭班啊!

 所以那些出身不好的朝鲜壮士,现在都觉得遇着亲人了,崇祯皇帝就是他们的亲人啊!

 而崇祯皇帝对满清的高额赏金,更是让无数朝鲜兵两眼发红,眼神变得无比狂热。

 看着这些被煽动起来的朝鲜兵,杨镐知道出兵交战的时候到了!

 “杀鞑子!立功劳!分房子!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些刚刚实现了“民民平等”的大明朝鲜籍士兵,此刻都欢呼了起来!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原来都不是什么平民,而是朝鲜“中人”,也就是所谓的小老婆生的庶孽。

 如果他们不是小妾所生,那他们将是两班贵人,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过上顿顿肉汤米饭的幸福生活。

 可惜在之前的朝鲜,嫡庶神教实在是太有魔力了,作为妾生庶子的他们,想要参加朝鲜的科举都非常困难。

 虽然有灾荒之年“纳粟许通”,以得到参加科举考试的许可。

 但是身为中人的他们没有办法获得官职,又没有资格得到父亲的部分遗产,平时在家里的地位和奴仆差不多,遇上灾年

自己没饿死就不错了,哪儿还有粮食去“纳粟许通”?

 不同于汉人对于所有后代提供差不多的教育资源,朝鲜人的嫡庶神教实在是太入脑了。

 以至于,生来就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他们自然不会得到良好的教育,就算让他们参加了科举,也只能是落榜。

 所以他们打小就只能用羡慕和仰视的目光看着一族当中的嫡出子弟们按部就班的读书、科举、高中、入仕。

 直到不问出身,只论才能和功劳的大明儒门传入朝鲜!

 靠着抄家和出售汉人文物,崇祯皇帝压根就不缺军费,给了杨镐充足的经费支持。

 有钱,有粮,还有杨镐这个在朝鲜人心中有着极高威望的人带头,所以儒门进入朝鲜后发展极快,吸引了大量这种不上不下的“庶子”入伙。

 杨镐一来朝鲜,就给这群朝鲜庶子们将道理:刀剑和子弹可不管你是嫡出庶出的,它们是最是公平了!而只要有功劳,崇祯皇帝对嫡子和庶子的赏赐是一样的!

 这群朝鲜庶子们一听,顿时都觉得很有道理,这简直就是天理!

 而那群朝鲜嫡子们压根就不敢反驳什么,因为这话一开始是崇祯皇帝说的!

 崇祯皇帝搞了一个由大明勋贵的部队,主要是各家勋贵的旁支组成的部队,用这句话给他们加油打气!

 嫡子的命是命,庶子的命也是命!

 有了崇祯皇帝这道圣旨,一众朝鲜庶子们纷纷投入了明军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