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城。
随着大雪不断落下,将汉城周围的山川平原都变成了一幅白色的画卷。汉城西北大约二十里外的昌陵川两岸,现在已经变成了清军营帐的海洋。
而满清的旗帜,则与大明沿着汉江开始对峙。
这一带的朝鲜人,不是早就逃跑了,就是已经躲进了汉城中,而且还执行了一定程度的坚壁清野,没有给满清留下多少可以利用的东西。
这在豪格眼中,直接变成了朝鲜人怯战的表现。
他甚至以为,朝鲜人要死守汉城,然后被他打崩了。
实际上,满清非常了解汉城,因为他们之前就来过汉城,当然制动汉城的城防到底有多么垃圾了。
虽然汉城名字上是仿照汉人长安城建立的,但是这里的防御完全不能和真正的长安城相提并论。
城墙低矮就不说了,城门楼也没多高。
唯一值得称道就是杨镐这几天让朝鲜劳工挖了不少城壕,但是能发挥多少作用,就只有天知道了。
由于信不过汉城的城防,所以杨镐也不准备在眼下这个气温骤降,汉江很快就要冻住的时候死守城池。
而是直接派出明军,在旷野上挖出了三条防线,还有一大堆用沙袋堆起来的防御工事。
就是这样的防御体系,直接挡住了满清南下的去路。
当豪格带着八旗主力抵达的时候,明军已经进入了这些防御工事,准备了不少火炮用来招待满清八旗兵。
挨了明军火炮轰击的满清骑兵,就很知趣的退到了自家大营附近,免得被明军用火炮教训。
豪格此时已经悄换上了普通八旗骑兵的衣甲,带着底下的满清贵族,在自家的大营外策马缓行,观察战场的地形。
不得不说,杨镐在作战方面,还是比较懂行的。
他选择的战场,也就是汉城西边这块平地的确是个决战的好地方。
这里足够平坦,但是并不算太宽阔,两翼都有可以遮掩的地形。
双方的背后都有依托,满清这边是昌陵川和幸州山城,明军则是汉城。
豪格勒住战马,目光灼灼地看着远处的北汉山。
因为北汉山其中的山路很多,往东、往南都能穿过去。
不过北汉山的南面是北岳山,汉城的北段城墙就修在北岳山上,非常坚固。而往东传过北岳山则可以绕到汉城的东面,甚至是南面。
而且北汉山还是这一带战场上制高点,现在被明军牢牢的控制了。
毫不客气的说,从北方前来的敌人,就必须攻下这座北汉山,才有威胁到汉城的可能性。
杨镐将明军这样布置,其实就是在逼着满清进攻北汉山,从而将战争从运动战转入阵地战,发挥出明军步兵和炮兵强大的火力优势,限制满清骑兵的机动性。
这是非常正确而且阴险的布置办法,不打北汉山,就不可能威胁整条防线。
硬冲北汉山,就得正面硬抗明军的火炮齐射。
而拥有大量御寒军服的明军根本不怕在这里和满清对耗,因为严寒天气对于后勤不足满清的惩罚可比汉人重的多。
豪格用望远镜认真的观察了一遍地形,然后问身边的满清贵族们:“这里的山势看上去有些陡峭,我们的人可以佯攻吗?”
一众满清贵族刚刚虐了平壤的朝鲜兵,现在各个都是心高气傲,根本不把朝鲜兵放在眼里,于是纷纷道:“大汗,这地势确实有些陡峭,但可以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