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军现在用的也不是燧发枪,但是因为有刺刀,也不用担心火绳,故而也能用来打一打排队枪毙。
虽然加了刺刀的火枪,在近战的时候肯定不如长枪好用,但是为了方便指挥和列队,长枪还是很快被淘汰。
按照李靖的设计,明军步兵应该以整个营的士兵使用同一种武器,排出简单、密集、整齐,易于指挥的队列,使用相当简单的战术动作进行作战,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威力。
毕竟过于复杂的兵种在战场上来回调度,轮流上前交战的过程中又非常易产生混乱,对于训练和指挥的要求比排队枪毙高得多。
除了少量精锐可以这么玩,绝大多数的普通明军军官是没有这种指挥能力的。
按照李靖的思路,普通的明军军官至少要经历十年以上的军校生涯,培养成职业军官之后,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这种混合阵型的威力。
不过单一兵种、密集队形和密集火力所带来的优势叠加之后,已经对旧时代的火绳枪和相应的战术形成了降维打击。
所以这种混合阵型的战术,在战场上的实际意义很低。
而明军在战场上的绝对火力优势,又让他们几乎用不到太过于复杂的战术要求。
遇事不决,火力覆盖就可以了!
而满清遇到这样的对手就非常抓狂,历史上他们根本不重视火枪,当然不是不知道火枪厉害,而是害怕汉人拿着火枪去反清复明。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在旅顺被毛文龙击败之后,皇太极就想建立一支八旗的火枪部队。
结果还没有成功,就被崇祯皇帝给杀了。
豪格这里也没有研发出什么有
用的火枪,只能仿制汉人的鸟枪,威力还不如满清的清弓,就把这些火枪交给了蒙古炮灰使用。
“万岁!万岁!”
听着一众蒙古炮灰和八旗兵的欢呼声,豪格心中不由得有些叹息。
现在被他带来的满蒙联军,比起当年皇太极带到朝鲜的第一代、第二代的八旗天兵,弱了何止一点啊!
可惜现在精锐死光了,只能用这些老弱病残来凑数,也就是八旗兵的悲哀了。
当年皇太极授出的巴图鲁勇号总共就十几个,而现在这些巴图鲁全部被崇祯皇帝歼灭了,一个活口都没有,从这里也能看出满清现在有多惨了。
好在朝鲜北部的朝鲜兵还是原来的废物,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面对满蒙联军,几乎是一触即溃,让豪格带兵追上去一顿骑马与砍杀。
在这些废物身上,八旗兵重新找回了在明军那里失去的勇气,也就是天兵的感觉。
而在豪格宣布了“三日不封刀”这个满清的经典命令之后,迎接他的就是狂热的呼喊声音。
豪格将拳头高高地举在头上,猛地向南而指:“大清的巴图鲁们,三日后,本汗就带你们去汉城,打下汉城,十日不封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