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皇帝已经和他们说了,朝鲜国盛产人参、东珠、虎皮、美女,而且人口众多,这次只要能让朝鲜投降,财货、美女、奴隶,全都分给有功将士。
这种公开鼓励放抢的做法可是大清的祖制啊!
明军是准备借助八旗兵的人头去领赏,但是豪格就只能忽悠下面的蒙古人来作战了。
不烧杀抢掠,也好意思叫八旗?
而朝鲜国,也是一个八九百万人口的国家,怎么都不会太穷的。即便真的没有多少财物可以抢,人口本身也是财富啊!
想当年皇太极就攻入朝鲜抢钱、抢粮、抢奴隶,极大的缓解了满清的经济困难。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朝鲜之役,满清恐怕都熬不到崇祯皇帝登基就得自己崩溃了。
有了这样美好的记忆,大家伙都不士气高昂吗?
这才是豪格一说来打朝鲜,下面的蒙古人云集响应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知道朝鲜兵是最菜的!
......
在杨镐的统率下,向来热衷于搞党争的朝鲜两班权贵们也突然变得比较团结了。
这当然不是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杨镐会把所有不肯合作的家伙,全部送去前线!
去了前线,只怕不是被鞑子打死,就是逃跑了,或者投敌了,反正不会有好下场的。
在这种赤裸裸的威胁下,一众朝鲜的两班权贵们都非常忠诚的合作,朝鲜国的政府就在这样的领导下快速运转起来了。
但是朝鲜的问题就在于,朝鲜存亡都在此一役了,当然不能再抠抠巴巴的不舍得花钱了。
可是这朝鲜国也真是够穷的,朝鲜的财政也真的是比崇祯皇帝登基前还崩
溃的存在,国家一年的财入折算成银子也就是十万两,而且这十万两的财入也不是以银子或银圆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铜钱和实物的形式存在的。
实际上朝鲜的大部分百姓都没见过银子!
历史上壬辰倭乱的时候,大明天兵带着银子入朝,想在朝鲜当地采购,结果人家朝鲜人压根不认识银子。
这还不是最让人崩溃的,最让人崩溃的是当年的朝鲜人实际上连铜钱也不太认识。
这个国在一群熟读儒家经典的两班废物治理下,商品经济极度不发达,在壬辰倭乱前还在大搞以货易货,铜钱都不怎么流通!
昏庸无能到了这种程度,也难怪崇祯皇帝看不上这些两班贵族了!
可是朝鲜没有什么铜(朝鲜有铜,但是没有开发),所以他们这个时候的铜钱并不是以“贯”为单位的,而是以“枚”为单位在使用的。而且朝鲜的朝廷还特别喜欢发行“大钱”,什么折二、折三、折十一直到折百的钱都有。
不过这种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也有好的一面,就是人工极便宜,农产品很便宜,而货币和手工业品在交换人口、农产品的时候就显得很有价值。
所以当杨镐打开朝鲜的国库和李朝内库,敞开了花钱的时候,换来的人力物力还是非常惊人的。
很快就召集了超过十万的劳工来充当苦力,而且还有更大规模的劳工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