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汉城。
随着豪格带兵南下,朝鲜朝鲜王京汉城的街道,现在可是异常热闹。
就是快打个你死我活的热闹!
朝鲜王感觉无比心塞,满清都打过来了,结果他的手下还在为是否要退出和大明的同盟而展开新一轮的党争。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朝鲜就是大明的藩属国,结果遭遇了倭寇入侵。
万历皇帝命令辽军南下支援朝鲜,这就是万历三大征最后一次的援朝战争。
在这一次战争之后,朝鲜就加入了和大明的军事同盟,甚至派兵参与了萨尔浒之战。
只是朝鲜兵在萨尔浒之战纯纯就是负作用,除了分担明军那少的可怜的补给之外,几乎是没有任何正面作用。
随着明军兵败萨尔浒,朝鲜就开始骑墙观望。
如今的朝鲜王,就是朝鲜仁祖,是宣祖李昖的第一个孙子。
原本朝鲜国王是光海君,但是在天启三年(1623年)李倧与西人党金瑬、李贵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仁祖反正),推翻伯父光海君,继承王位。
天启五年(1625年),天启皇帝考虑到满清才是汉人的心腹大患,就只能捏着鼻子册封他为朝鲜国王。
这家伙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不断,内部从李适之乱开始,各种叛乱或阴谋层出不穷,外部满清不断进攻,可谓是热闹非凡。
如今的朝鲜王压根就不想掺和明清的战争,虽然这家伙斥责光海君忘恩背德,私通后金,并标榜要同明朝“协力讨虏”,但是这种话听听就行了,真当真了就是真傻。
这家伙仍然采取对后金的不刺激政策,倒也相安无事数年。
皇太极成为满清大汗之后,直接让二贝勒阿敏率军进攻朝鲜,同时成为进攻对象的还有明将毛文龙,史称“丁卯胡乱”。
由于朝鲜兵几乎没有战斗力,满清对朝鲜则势如破竹,从义州、安州、平壤一直打到黄海道的平山,仁祖率仁穆大妃和群臣避难于江华岛,同时命昭显世子分朝于全州。
不过满清由于毛文龙的威胁,没法吃下朝鲜,只能迫使朝鲜屈服后撤军,所以两国在短暂交战后展开了外交交涉,三月初三在江华岛达成盟约,双方结为兄弟之国,阿敏撤军时又擅自在平壤与朝鲜人质原昌君李玖另立一约,规定朝鲜向后金输岁币。
从此刻开始,朝鲜仁祖就已经在明清之间骑墙,即一面称臣明朝,一面与明的敌国满清修好,然而这种暧昧关系注定不能持久。
随着皇太极全面入侵被崇祯皇帝的中央军碾碎,朝鲜仁祖很快就识时务者为俊杰,派人来大明朝贡,顺便要求重新加入和大明的军事同盟。
明军上下几乎都被朝鲜兵坑惨了,尤其是被朝鲜兵坑出了心理阴影的辽镇,坚定要求不要朝鲜兵来助战,让他们出点粮食就可以了。
就这样,崇祯皇帝批准了朝鲜加入和大明的军事同盟,并且委任杨镐去出任朝鲜总督(万历援朝就是他),让他去统一协调毛文龙的东江镇和朝鲜的统一军事行动。
理论上,杨镐就是朝鲜战场上明军和朝鲜兵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但这仅仅只是理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