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长幼之序,如果要从崇祯皇帝的叔叔辈中选人,就该是福王当皇帝,他年纪最大啊!
如果要在崇祯的兄弟辈中选人,则是福王的儿子朱由崧当皇帝,他这一辈人中年纪最大!
哪怕是按照钱财多寡来选皇帝,还是福王来当皇帝,毕竟万历皇帝给他的财宝真是不少,让他成为了大明诸王当中最有钱的藩王。
只要福王可以拿出钱来,就能极大的缓解大明的财政问题。
虽然刚刚收入了一亿两千万石粮食的崇祯皇帝财政还算健康,但多一点资金也是极好的。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大明朝的藩王向来受到优待,一般来说有点过错也不会受到惩罚。
但一旦藩王开始觊觎皇位,准备染指大权,特别还是打输了的情况下(朱棣打赢了),那可就真惨了!
而福王自己虽然没有主动跳出来争皇位,但他还是和泰昌皇帝以及天启皇帝的死亡脱不开关系。
准确的说,是他的母亲郑贵妃和这两位皇帝的非正常死亡脱不开关系!
就冲这个,崇祯皇帝就能名正言顺整死他!
如今,崇祯皇帝这么能打,还能放过他?
福王自己也知道大事不妙了,整天准备了毒酒和白绫,可现在他自己完全没有使用这些东西的勇气。
“王爷,您别担心
了,只要您一口咬定不知情,万岁爷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会拿您怎么样的。”
老太监还在劝说呢,然而福王自己就摇了摇头。
福王很清楚,崇祯皇帝不缺人,缺钱粮(他还不知道华北地区大丰收了)。
一般来说,各国主流的兵役法案是这样的。
非军事国家:很少有人去当兵。
志愿兵役制:自愿当兵。
有限征兵:建立正式的常备军。
广泛征兵:所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强壮男人。
按需服兵役:所有18岁到40岁的男性。
所有成年人服兵役:所有12岁到60岁的男性。
榨干他们:每人能拿起武器的人都去当兵。
崇祯皇帝在他的控制区开“志愿兵役制”就有足够的人力和兵源了,而满清在皇太极时代的征兵法案直接达到了“按需服兵役”,现在豪格登基,直接变成了“所有成年人服兵役”。
以汉人的人口和体量,崇祯皇帝估计“志愿兵役制”就足够推平东亚,“有限征兵”就足够拿下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广泛征兵”就足够崇祯皇帝入主美洲去当球长了。
福王很清楚,正是因为大明和满清有这样的差距,崇祯皇帝才不会放过他。
毕竟万历皇帝给了福王那么多的金银财宝,还给了两万顷土地,还给了四川盐井榷茶之银,还给了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还年给淮盐千三百引,这些可都是崇祯皇帝急着收回的权利和财富。
洪承畴就天天给崇祯皇帝上书:不收回福王在盐业上的权柄,大明的盐税就没法收。
“报,王爷,不好啦,那李自成发了话,您要是再不去接旨,可就不能怪他动手了!”
福王听到小太监传来的这句话,顿时两腿一软,整个人都被吓的瘫软下去,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