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勋宗,崇祯

 崇祯皇帝对于前来劝说的士绅一个不见,而是专心的四处派发勋章。

 崇祯皇帝发布的勋章等级其实也非常简单,主要分为四个等级:汉人英雄勋章,黄金勋章,白银勋章,青铜勋章,分别对标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获得勋章的要求也不复杂,击杀一个八旗兵就能拿到黄金勋章(白甲兵为五个黄金勋章),击杀一个蒙古炮灰就能拿到一个白银勋章,上了战场却没有收割到人头的士兵,可以分到一个青铜勋章。

 最难拿的是汉人英雄勋章,必须做出极大贡献,比方说斩将夺旗之类的功劳才行。

 总之,只要打赢了,所有参战的部队人人有功,各个有赏,所有人都能分到至少一枚由少府制作的勋章来充当荣誉。

 这几天崇祯皇帝和一众明军将领就在干这个事情,大肆给下面士兵派发贵金属制成的勋章,表彰他们在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如果能拿到汉人英雄勋章,更是可以得到崇祯皇帝亲自授勋。

 在这几天里,崇祯皇帝一共派发出去了超过五十万枚各类勋章,更是给下面的士兵们发放了几千万两的大明银元充当赏赐。

 没办法,战利品还是要公平分配才能提高积极性,常规的做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满清式的:军官主动让士兵烧杀抢掠,不受约束;抢夺财物,奸淫妇女,屠杀百姓,虽老人儿童不能幸免。军官洗劫皇宫和官邸,士兵打劫商贾百姓,所得金银全部收归私囊,带不走的付之一炬,将百姓头颅装车,以为“大胜”。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就是如此。

 第二种是军纪好的部队:对待百姓冻死不折屋,饿死不掳掠。战利品有专门官员登记和分配,金银珠宝上交;武器护甲马匹随辎重运回;牛羊就地宰杀犒赏三军;敌将首级木匣装好带走。

 而崇祯皇帝为了增加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实际待遇,直接恢复了第二种,也就是在大唐时期军队盛行的三马分肥原则。

 即放开军纪后,士兵自由拿取战利品。汉人先拿,汉人拿完唐协军再拿。

 崇祯皇帝这里没有明协军,所以全部的战利品(主要是各种牲畜),全部都归下面的士兵所有。

 士兵个人所得战利品最后均等一分为三,交够国家(上交国库)的,留足集体的(军团共有),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不是什么后人的智慧,纯粹就是唐军制度的复活。

 举两个例子:在大唐时期,甲士兵抓到3个高句丽小男孩,那么一个小男孩上交国库,一个小男孩留在军队,一个小男孩就是士兵自己的。

 乙士兵抓到2个小女孩,没法直接分,那就把2个小女孩卖掉。可以卖给随军奴隶商人,可以快速变现。但是一般都会压价,那么也可以先拿粮食养着两个小女孩。等回国后再去奴隶市场卖掉,然后现金再三马分肥。

 还在向前推进的军队,士兵可以把战利品打包后,交给军法官公证数量,金额后,打包盖印泥封签后,交给随军邮局寄回后方家里。或者比较富裕的军队,比如那种一个大头步兵有20匹马的那种,自己带着也行。

 遇到顺风仗,军直属野战医院的救护车都会拿来拉战利品。

 而崇祯皇帝直接把所有的八旗兵全砍了,那么下面的士兵就拿不到奴隶,只能拿点战马,牛羊之类的牲畜。

 这些缴获的牛羊马之类的牲畜,士兵个人是很难照料的,所以崇祯皇帝就自己出钱,用自己的内库从士兵们手里买下这些牲畜,交给少府令洪承畴去管辖。

 这种传统的做法,固然是极大的提高了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实际收益,但是对于军费的开支就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