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 皇太极:反向进攻!

 “大汗,不对啊,周围的明军,他们强的离谱!”

 多尔衮前来给皇太极报账:“我们负责守卫的白甲兵都被他们给打崩了,就是那种在旅顺遇到的高达骑兵,我们至少见到了两万,可能还要更多!两白旗已经彻底被他们打垮了!”

 皇太极顿时就想吐血了:“什么,你说多少?两万?”

 按照皇太极的布置,他是准备在昌平这里诱敌的,只要崇祯皇帝敢来,他们就要在这里全歼明军,最好能活捉崇祯皇帝。

 结果他们没打下昌平的京营不说,就连被分去外围警戒的两白旗居然也被明军打崩了?

 那可是满清最精锐的白甲兵啊,被李靖指挥着王牌骑兵在野战中当狗杀。

 打不过,跑不掉,直接被打出全歼!

 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就要疯了。

 那可是白甲兵啊,一个三百户的牛录只取十个白甲兵,三百取十啊!

 满清总共就三百多个牛录,拢共只有三千多白甲兵!

 之前在旅顺损失惨重,这次又跟着皇太极来了一千多人,结果被打出全歼?

 白甲兵损失惨重还不是最崩溃的,最崩溃的就是明军到底有多少王牌骑兵?

 在旅顺战役中,明军的精锐骑兵轻松一冲四直接将八旗兵打崩。

 这种跑得快,耐力强,冲击力惊人的战马,几乎成了皇太极的噩梦。

 而多尔衮居然向他报告,这种噩梦一样的骑兵居然足足高达两万,可能还要更多?

 将地图上明军出现的地方都标注出来,皇太极顿时就冷汗直流。

 从明军的指挥上看,现在正在指挥明军的人,毫无疑问是高手中的高手,起码皇太极自己是没有这个指挥水平的。

 兵马不如人,将领不如人,那他们还打个狗屁啊!

 皇太极思索了片刻,果断就准备反向进攻了!

 没办法,连白甲兵都被明军打出了全歼,满清就派不出更加精锐的部队了。

 皇太极也不舍得用八旗兵去探路,全都给撤了回来,换成了不敢和敌人的精兵搏杀的蒙古炮灰。

 而蒙古炮灰的战斗力,好吧,十分有九分的堪忧。

 使用这些人去当侦察兵,皇太极就再也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情报。

 因为蒙古人根本不敢靠近侦查,只是远远的观看,除非占了特别好的制高点,否则人和马是看不着,最多就看个大军通过时扬起的灰尘。

 但是明军的王牌骑兵马多好啊,他们的骑射水平比蒙古炮灰们强的太多了。

 蒙古炮灰们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过,投降晚了的全部被辽镇骑兵借他们的人头领赏去了。

 看到蒙古炮灰们这么废物,皇太极是气的破口大骂,又拿这些废物无可奈何。

 在大战之前敢野外穿插的部队,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了不得的精锐,说明有极高的士气。

 比如小胡子的的三系和神州的志愿军,如果能给他们配齐武器和装备,就只能用人海战术,用源源不断的伤亡才能取胜了。

 就像慈父用着几倍的伤亡,不计成本的战术,硬是反推了小胡子的部队。

 而皇太极的满洲才有多少人?

 怎么可能使用慈父的战术来和崇祯皇帝的汉人拼命?

 死不起人,就是皇太极最大的弱点,结果被李靖抓着这一点拼命外死了打。

 至于强占大明的祖坟,然后逼着崇祯皇帝退兵这件事,皇太极还不至于那么蠢。

 崇祯皇帝要是有了江山,还怕没有祖坟?

 就算让皇太极和多尔衮给倒了斗,崇祯皇帝也能给祖宗重修一个。

 所以皇太极直接就跑路了,再不跑路就要被李靖给打死了!

 ......

 皇太极对于自己会遭遇明军的节节抵抗这件事,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预期。

 明军的步兵确实不错,可是他们没法出城,就是出城了也追不上八旗兵,对他们的威胁不大。

 但皇太极的目光很快落在了一块山地赏,就再也挪不开了。

 这里易守难攻,地势颇为复杂,扼守着通向八旗兵退路的交通要冲,是一块天然的战场。

 皇太极的双眉渐渐皱紧,他预感到,在这里可能会有一场苦战。如果他是明军的统帅,那么一定会放弃漫长的长城(长城太长了,被皇太极以点破面就崩了),而在这里布下重兵,利用地形的便利,与皇太极决一死战。

 不过问题是,对面的明军统帅,能够说服崇祯皇帝采取不守卫长城的战术吗?

 在许多不懂军事的人看来,守卫长城才是上策。

 但在皇太极这种天天打仗的人看来,他不怕明军守长城,就怕明军在这里修防线。

 要是大明文官来了,百分百会建议崇祯皇帝派兵去守长城,最后被皇太极以点破面。

 这种事情,在过去发生了无数次。

 明军所有的大败,本质都是后面的傻逼在背后瞎指挥。

 后世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友商是傻逼”!

 能够整出请阳历背刺男用户,再自己拆了自己基本盘这种蠢事。

 听文官的指挥去打仗,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卖3c数码的公司,办公运营人员女性占比超99%一样幽默。

 一个金融公司,一旦使用了“家人们”这个词,基本上相当于完蛋了。

 选择让阳历上台或者代言的企业都具备以下特征。

 1.管理层存在着一些“对某一群体(主要是汉族男性)怀有极大恨意”的人,这些人占领多数。

 2.她们将发泄情绪置于资本增值至上,并且不在乎代价。

 3.她们都被一种情绪所影响,已经无法判断最基本的利益决策。

 这就是这些企业走向下坡路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