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萧瑟的秋风吹过。
只有阵地前的弹坑,暗红的血迹,敌人的尸体,方才证明过这里的战斗有多么激烈。
冷啊,寒风在耳边呼啸着,明军战士像刺猬一样把自己包在厚厚的军服里,打着哆嗦拼命拉紧每一处漏风的地方。
这种以灰黑色为主色调的设计的神州三六式军服的保暖能力非常不错,总算是为明军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保暖。
之前的蒙古炮灰一共进攻了十二次,虽然他们不断地派来援兵,最后都有一个万人级别的集群的炮灰进攻这个山头,但始终也没能靠近明军的阵地半步,只不过是在阵地前多留下几百具尸体而已。
随着天色渐暗,久攻不下的蒙古炮灰们只好又撤了回去。
以蒙古炮灰的素质去打夜战,只怕是要直接跑路了!
今天的战斗可以说是狠狠的打了皇太极一个大嘴巴,他之前信誓旦旦的说“明军不是一支可以野战的力量”,“如果大明军队敢来野战,他将组织一次大屠杀,让大明军队血流成河”。
他更是夸下海口,要在冬天到来之前结束战斗,而明天的残酷战争,却给了他一个狠狠的大嘴巴。
不错,大明的勋贵和京营确实是废物,但是里面是真的有几千非常不错的战士和家丁。
这才是崇祯皇帝暂时没有对京营和勋贵展开大清洗的真正原因。
不大量折损汉人的武力,才是崇祯皇帝保持克制的根本原因。
而在今天的战斗力,虽然其他各部的明军(基本上都是壮丁)表现非常拉垮,但是这几千战士的表现非常精锐,火枪打的非常准,甚至还能组织近战反冲锋,将前来督战的八旗兵都给冲垮。
历史上,若不是北京瘟疫废了这些人,想打进北京城哪里有那么容易?
看到蒙古炮灰们都撤退了,这些人才返回自己的阵地,退居二线开始修养。
不少明军听着自己牙齿打架的声音,使劲揉了揉冻得发凉的脚,生怕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他们身体以外的部份。
敌人撤回去之后,明军才有了休息的时间。
但天色一暗这鬼天气就冷得可怕,而为了防止满清白甲兵的冷箭,明军能生的火并不多,这天寒地冻的哪里还会睡得着。
他们只能把自己包在行军被中,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寻求一丝温暖。
好在伙食上还不算缺,为了保命,这些京营勋贵弄到了不少罐头,故而这些明军的士气还算不错。
还有一个原因很有可能是左翼蒙古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对中国士兵所怀有的传统恐惧心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左翼蒙古人的逃命,这就有力地表明,他们逃跑要比打仗卖力多。
但有一个正在吃罐头的明军新兵阿伟很快就发现不对了。
他在白天的战斗力,看到八旗兵的战斗力明显比左翼蒙古人强大的多。
如今左翼蒙古人虽然退了下去,可一旦八旗兵搞夜袭,那可就糟了。
白天京营能挡住他们,不让八旗兵进攻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在于明军的火枪准而且射程长,威力大。
舍不得死八旗兵的皇太极,自然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可一旦到了晚上,拥有大规模新兵的明军很有可能直接崩溃!、
不行,不能让这一切发生!
阿伟偷眼望了望一动不动地趴在他附近的战友一眼,这阵亡的人里说不定就有他,或是他,甚至……是阿伟自己。所以就算不为别人,为了阿伟自己也一定要改变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