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明军是一群学会了步炮协同的“近代民族主义军队”,崇祯皇帝又是不心疼炮弹的人,于是明军炮兵的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似的直奔仅存的白甲兵而去,不一会儿就将最后的白甲兵给炸上了天。
但八旗兵还是不甘示弱,他们就算明知道失去了白甲兵的掩护依旧嚎叫着不肯投降。
这种光挨打,不能还击的事情,迅速让八旗兵的士气快速暴跌。
崇祯皇帝的战术里有一句话,叫做能用炮弹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用人来解决,此时的他就要求手下的将领们都贯彻这个方针。
毕竟炮弹是很廉价的,特别是有红警基地的支撑,炮弹的成本低的可怜。
但人命就不一样了,抚恤金是很贵的,崇祯皇帝也不准备白白浪费战士们的生命。
明军炮手很快就将大炮打得“轰轰”直响,一发接着一发的炮弹直往城头上轰。
炮弹不够?没关系,很快就有辅兵运来了更多的炮弹猛轰。
那一炸开炮弹弹片,直接就把城头上变成了地狱,直接打得八旗兵是鬼哭狼嚎的一片惨叫。
八旗兵想还击,但他们那简单的脑壳,也造不出大炮来还击啊。可不就得硬挺着挨炮轰?
于是八旗兵就只有趴在城头上挨炸的份。
八旗兵想在城头上等着敌人的炮弹打完,这是八旗兵的惯性思维,也可以说是以往与汉人军队的作战经验。
汉人军队往往都是因为弹药不足而开不了几炮。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种思维再一次对面前的汉人军队不适用,崇祯皇帝中央军的炮弹好像永远也打不完,一发接着一发的足足打了一个多时辰还没有半点要停的样子,而此时喜峰口的八旗兵已伤亡大半几乎可以说是失去战斗力了。
更糟糕的是,明军如今在两面夹击他们,他们可以说是腹背受敌,两面挨炸。
好在明军的火炮终于开始过热,这才停止了轰击。
城头上的八旗兵刚刚松了一口气,他们以为明军的火炮没炮弹了,然而没过多久,那可怕的火炮又开始怒吼。
城头上的八旗兵,此刻想死的心都有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八旗兵倒下,明军成功夺下了城头,将喜峰口的八旗兵悉数歼灭。
崇祯皇帝清点了一下伤亡后高兴的对众将道:“不错,这一战打的漂亮,我们歼灭了很多八旗兵,大慨有四千多名,而我们只付出十分有限的伤亡。是的,八旗兵也并不像想像的那么难打,事实上,这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不少辽镇赶来支援的将官听到崇祯皇帝的话,嘴角都在抽搐。
天知道崇祯皇帝今天为了收复喜峰口砸了多少炮弹?
说他是纯粹用丧心病狂的炮弹堆积出来的胜利都不过分!
以往的辽镇哪里有这么奢侈,真要能像崇祯皇帝一样不计成本的砸炮弹,户部还不得把他们给撕了?
如今的形式可谓是一片大好,满蒙联军遭到了重创,被崇祯皇帝包围在华北平原,他们已经无路可逃,覆灭在即。
只要成功吃掉了这个集群,大明北方的威胁几乎是全面消除了,崇祯皇帝可以成功的将他的中央军解放出来,对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真可谓是,优势在他了!
没等崇祯皇帝高兴,王承恩就给他送来了一份战报。
崇祯皇帝一点都不慌,京营虽然废物,但是几千家丁骑兵还是有的,他们只要不遭遇瘟疫,就是满清根本攻不下来的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