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炸药包的助力,明军绝对的劣势兵力瞬间就让他们陷入了苦战。
一排排的蒙古炮灰刚刚爬了上来,但很快就死于明军的围攻之下。
这些明军自知必死,此刻只想和野兽一样找人垫背,对于这些让他们去死的蒙古炮灰,饱受他们欺凌的战士们早就恨之入骨,这时候哪里还会放过这个报仇的机会。
明军军官用最后的力气挥起陌刀,看着那些蒙古炮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脸上的痛苦和恐惧。
此时,一个明军战士发现了阵亡明军尸体下,还有最后的一个炸药包,果断拿起炸药包朝着蒙古炮灰扑了过去。
轰!
炸药包再次炸响,顿时就让蒙古炮灰们惊呆了。
“杀!”趁此着蒙古炮灰还在震惊的时候,明军战士们大喊一声,挺起步枪上的刺刀就往蒙古炮灰冲去。
原本看起来信心满满的蒙古炮灰只在一瞬间就崩溃了,个个抓起武器就往回跑。
这也是蒙古炮灰的作战特色吧,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打的比较好,痛打落水狗嘛。
但是一旦形势不利,他们逃跑的样子甚至比明军还要狼狈。
正如现在,就算扣除了在战斗中已经伤亡的人数,他们的人数,比明军多的多,却被明军给赶下了城头。
其实这时如果他们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完全可以用人海战术,把最后的一百多名明军战士全部杀死。
但是他们就是没有那种勇气,没有那种与明军战士战士肉搏拼命的勇气,没有明军战士那种誓死的决心。
明军现在被崇祯皇帝提供了民族主义的强力思想加成,而且还有一系列保障。
哪怕战死了,家人也能拿最少二百两的抚恤金,他的儿子可以无条件直接进大明少年军吃一份皇粮,还有各种优待。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还天天吃肉罐头,现在都觉得是报答崇祯皇帝,保卫汉人祖国的时候了,各个都怀有死志。
而蒙古人早就不一样了,自从不信长生天改信佛祖之后,他们的战斗力就从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明军和满清都能随便欺负的弱渣。
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这些不再信仰长生天的蒙古炮灰,虽然数量很多,但是他们终究还是缺乏真正军人的那种敢打,敢拼,敢死的精神!
和他们那些信仰长生天的祖宗,在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上,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明军战士们在蒙古炮灰身后追杀着,用步枪,用刺刀,用各种武器轻轻松松地将落在后面的蒙古炮灰一个一个撂倒。
见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明军收起了武器就躲在了盾牌后面装填火枪。
跟蒙古炮灰佬打了几场战斗,明军基本上已经知道了他们的作战习惯,只要这蒙古炮灰一退下去,不一会儿这箭雨和蒙古炮灰就要上来了。
果然没过多久,皇太极又派了一批蒙古炮灰杀了上来。
而这一次,明军已经再也没有炸药包救场了。
包括军官林浩在内的八百明军全部战死,长城防线的重要支点喜峰口失守。
付出了超过八千蒙古炮灰的伤亡之后,皇太极终于强行攻陷了喜峰口要塞,浩浩荡荡的带着满蒙联军杀向华北平原。
已巳之变就这么被皇太极提前了,变成了戊辰之变!
大明和满清在萨尔浒之后的第一次战略决战,就在这里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