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凭借多年跑路的直觉,觉得真相应该更加倾向于后者,于是立刻下令全速逃出边墙,然后让边墙那里的武装牧民向他靠拢。
这个命令其实极是阴毒,林丹汗又把为他守卫边墙的武装牧民们都给当成了弃子,希望可以稍稍阻挡崇祯皇帝一时半刻而已。
一路狂奔之后,长城已经隐约出现在林丹汗的面前。
一众蒙古将领们刚刚出了口长气,忽然感觉大地开始不正常地颤抖。
他们不自觉地回首,恰好看到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排黑线,就如暴风雨的前奏,滚滚而来。
看到这些王牌骑兵奔驰而来的速度,不止一名蒙古将军骇然惊叫:“他们怎么会这么快!?”
这个问题也横在林丹汗的喉咙里,差点涌出。因为崇祯皇帝追击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他的铁骑兵冲锋的速度。
就是满清的八旗兵,追击起来也不会这么快。
崇祯皇帝到底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恐怖战马?
虽然长城就在眼前,可是这最后的一点路,林丹汗的大军却是再也走不完了。
双方最后的骑兵对决,就在这里展开。
明军王牌骑兵按照指挥打出了极为精妙的配合,而林丹汗的铁骑兵虽然看上去打得很顽强,可是实际战果却少得可怜。
崇祯皇帝的王牌骑兵能和铁骑兵轻松打出一比十的战损比,何况他们还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陷入围攻的铁骑兵,迅速陷入了崩溃。
最终,崇祯皇帝毫无悬念地击溃了林丹汗的武力支柱,消灭了林丹汗最后的反抗力量。
而林丹汗这家伙也不负跑路汗的名号,一开打就抛弃了自己所有的铁骑兵,率领他的亲卫们先行撤离。
当然,林丹汗这不是逃跑,只是反向进攻罢了!
林丹汗手下的将领们对于林丹汗的决定都表示理解。一个活着的林丹汗无疑比战死在这里更加有意义。
只要回到草原,林丹汗总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一旦被崇祯皇帝打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崇祯皇帝一点都不着急,短短十五分钟的战斗,所有的铁骑兵就已经彻底崩溃。
崇祯皇帝这才策动战马,向林丹汗逃跑的方向追击而去。
同时,三千王牌骑兵脱离了大部队,他们喊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口号,紧紧跟着崇祯皇帝追击几乎成了孤家寡人的林丹汗!
风很冷,也很硬。
骑在剧烈颠簸的马背上,林丹汗只觉得迎面的风像鞭子一样打在脸上,让他火辣辣地痛着!
他甚至不记得上一次被追得如此狼狈是在什么时候了,起码每一次他逃命的时候,总能带着大部分蒙古人逃出去,哪有一次像这样被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可是现在,他心中却奇异般的没有丝毫耻辱的感觉,有的只是冰凉,一种绝望般的冰凉。
哪怕是元顺帝北逃的时候,都不至于这么凄惨!
一想到这里,林丹汗的心就和扎了根刺一样的痛,他觉得风变得更冷了,奔跑的战马也变得更加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