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威力巨大的爆炸中,人数多少全无意义。
有些武装牧民扛不住巨大的压力,绝望地尖叫着,纵身冲了下令,向着山下的明军骑兵发起决死的冲锋。
可惜,在绝对力量差距面前,个人的勇气变得毫无意义。
一些明军直接调转弓箭,一轮射击就让这些武装牧民全部倒在血泊中。
看到这一幕,无数蒙古将领就知道他们已经失败了,问题就是怎么撤退了!
林丹汗心里也清楚这件事,他在心中除了把带来情报的范永斗给问候了一遍全族谱的女性,就是想怎么撤退了。
蒙古人嘛,打不过,当然就得跑了,不然等着被打死吗?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蒙古人都是很清楚的。
否则,就等着兵败如山倒吧!
听着明军一轮又一轮的火炮轰击,林丹汗整个人都麻木了,肠子都悔青了。
要是早知道明军这么厉害,他死都不会来大同挨揍啊!
“大汗,现在怎么办啊?您得拿个主意啊!”
一众蒙古将领纷纷催促起来,等着林丹汗的办法。
林丹汗苦笑着摇摇头:“仗打到现在,很明显已经打不赢了,我们准备逃吧,以后再也不来了。”
而此时,随着明军的不断炮击,林丹汗的武装牧民彻底失去了秩序!
这个时代炮兵的意义不在于打死多少人(为了机动,明军野战火炮的口径太小了),而是打崩对手的士气,打烂对手的阵型,逼着他们放弃优势地理位置,从未向明军进攻。
毕竟明军的箭雨杀伤实际上比火炮强的多,但是因为明军杀的太快,而后排的武装牧民只能听到一大堆惨叫,根本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
故而明军的弓箭只能杀伤前排武装牧民,打击他们的士气。
但是火炮就不一样了,明军的六磅炮群虽然威力不大,但是射速极快,还能集群打击,这声势可就不小了,对于林丹汗武装牧民的整体士气,有着致命的打击。
因为李靖是集中运用大炮的,所以对挨炮轰的那些人而言,损失还是非常惊人的。
而且白登山的蒙古人太多了,根本施展不开,没法运动,就只能硬挺着挨明军的火炮轰,这死的简直太憋屈了。
看到林丹汗的战线出现了崩盘,李靖就知道机会来了。
他马上组织起下马的王牌骑兵,拿着长枪朝着白登山的武装牧民猛攻!
崇祯皇帝在战线前面高呼了一句:踏平白登山,活捉林丹汗!”
下面的明军士气极高,也高呼着:“踏平白登山,活捉林丹汗!”的口号就开始向上猛攻,将所有阻拦他们的人全部斩杀。
早就在崩溃边缘的武装牧民被明军这么一冲,直接陷入了崩盘,失去了所有的组制度。
林丹汗见状都快疯了,赶忙带着他铁骑兵逃走。
下面的武装牧民见蒙古大汗都逃跑了,他们还打个屁啊!
不是夺路而逃,就是直接丢下武器跪地投降了。
而崇祯皇帝怎么肯让林丹汗跑了?
他直接亲自上马带上一直整装待发的羽林师,朝着林丹汗逃跑的方向穷追猛打!
这一次,他必须要把林丹汗给抓起来!
可不能让这个跑路汗给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