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七十章 春风再度山海关(第2页)

 而崇祯皇帝只要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别有所图。

 要么是想大规模的增加锦州明军的实力,要么是想从锦州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很快,来传旨的太监就揭开了祖大寿心中的疑惑。

 由于是秘密传旨,所以来听候旨意的,只有锦州总兵祖大寿,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锦州副总兵吴襄,吴襄的儿子吴三桂,大明皇家重炮一团团长,带着一千精锐骑兵来锦州的周遇吉。

 祖大寿是明末仅次于李靖和洪承畴的战略和战术双优的将领,而且对汉人的天下相当忠心。

 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一样忠心,不过没有什么战略能力,就是足够勇猛。

 崇祯皇帝从中央调过来的周遇吉和重炮团长,都是非常忠心且有能力的人,自然也不用避讳。

 至于吴襄和吴三桂父子,其实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人。

 稍微熟悉历史的,只知道吴襄是长山之战逃跑的吴跑跑,一提起吴襄就认为是个废物。

 这导致很多人对吴襄不了解,也理解不了吴襄为什么对吴三桂有这么大影响力了。

 实际上,吴襄是明末一流的鸡贼良将,而且还是超一流的人精、超牛逼的利己主义者。

 除了胆气、勇武和责任心可能不如儿子吴三桂,其他方面的尤其是耍心眼完全碾压吴三桂。

 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后,吴襄因为收拢被明军遗弃的战马三百多匹,直接在辽东崭露头角。

 到天启二年,吴襄考中武进士。

 随后到袁崇焕主导辽东时,吴襄又油滑地蛰伏了下来,不怎么显露本事。

 没办法,袁崇焕干死毛文龙的事情太牛逼,让辽东诸将,只要不是特别信任袁崇焕的,个个都对他非常恐惧。

 吴襄虽然有本事,但却是个利己主义者,而且不具备他儿子那种虎逼性格,根本就不想被袁崇焕注意到,免得莫名其妙就没了性命。

 一直到了大凌河之战,祖大寿被困大凌河,吴襄这才被逼的开始玩命了。

 因为道理很简单,祖大寿家族比他老吴家混的好,是他老吴家的靠山。

 祖大寿要是死了或者投降后金了,他老吴家就完了。

 他自己别说摸鱼了,搞不好还就被牵连了。

 结果就在大凌河之战初期,吴襄卖力作战,在小规模袭扰战时表现优异,结果这下就被孙承宗和丘禾嘉双双看中了。

 后来,哪怕吴襄经常和孙承宗闹矛盾,他都被孙承宗任命为主将,本质就是他真有本事。

 结果长山之战,明军惨败。

 无论后世人如何评价吴襄,反正两点都非常清楚。

 第一、吴襄率领逃离的五千多关宁军骑兵,成了明朝继续维持统治的擎天一柱,大量精兵良将保存,没有让关宁锦防线直接崩溃,责任全由吴襄这一个利己主义者承担了。

 第二,就算吴襄和宋伟并肩作战不逃跑,明军也撑不了一天,根本就是白搭。

 崇祯以前挺看不起吴襄这种飞将军的。

 现在他在李靖那里学了一大堆军事知识觉得,能从没有无线电的大溃败战场带走大批士兵,这是多么牛逼的本事啊!

 所以崇祯皇帝明知道吴襄这家伙怕死,照样重用吴襄,直接把他提拔成了锦州副总兵,就是看重了他的本事。

 见人员都已经到齐,来传旨的小太监就开始宣读圣旨:“祖大寿,吴襄等人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祖大寿,你们要做好战斗准备,存储好朕运来的粮草。

 我们今年春天,即将在辽东发起一场大规模攻势,此次战役代号为“春风再度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