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三十四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第2页)

 所以一旦双方再次爆发松锦大战,李靖认为大明的胜算极高!

 在锦州这里,胜算甚至超过九成!

 如果让李靖来指挥,胜算还可以再增加一些。

 在他看来,在野战中给予八旗兵大量杀伤,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一旦被李靖大量杀伤了八旗兵,满清就很多年难以恢复元气。

 等到大明天灾结束,就是满清的末日了!

 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李靖并没有选择放弃锦州,而是准备狠狠的坑皇太极一波!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今的锦州,不再是大明的死地,反而成了满清的死地。

 故而今天,几个太监就带着一群民夫,押运着一大堆寄养抵达了锦州城。

 祖大寿等人早已在城外等候多时,看到传旨的队伍来了,马上就迎接了上去。

 “臣祖大寿及麾下众将,参见天使!”

 来传旨的太监笑呵呵的道:“祖将军,起来吧!咱家是来传旨的,祖大寿接旨!”

 祖大寿直接跪下开始接旨。

 在崇祯皇帝看来,祖大寿其实没什么罪过。

 祖大寿最严重的“罪”,也只是在弹尽粮绝人吃人的时候投降。

 洪承畴为了保命投降倒不算什么,但是投降本来就是他的所有罪中最轻的一个。

 祖大寿降清之后吃了十二年闲饭,当然,他也鸡贼就是了,他手上没有血债。

 祖大寿第一次投降骗了皇太极逃回锦州,又守了十年,两次吃人,对得起大明了。

 坚守到吃死人肉,死人肉都吃光了才投降。

 投降后又跑回来守了一次,再一次坚持到吃死人肉。

 个人来说是贪生怕死,但在职责上讲已经尽到责任了。

 某种程度上,恰恰是阶级叙事才有缺陷。

 明清易代一定程度上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凭借军事偏科战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然也就不会清承明制了。

 祖大寿为了汉人能做到这种份上,已经够可以了。

 从民族叙事上,祖大寿不要满清的高官厚禄,也要为汉人守城池到最后一刻,已经够得上英雄的标准了。

 祖大寿守城守到吃人了,部下都还没宰了他献城,可见祖大寿其实也不是那么糟糕。

 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因为大明对祖大寿的军队采用“能者多劳”的使用态度,导致松锦战役前夕,祖大寿军团处于特别虚弱状态。

 具体说,祖大寿的骑兵部队被调来调去,军马损失消耗严重。

 根据祖大寿本人的报告,他只剩下4000多匹马,而可用于骑兵战斗的马则只有2000匹。

 祖大寿请求补充,却没得到。

 而且祖大寿也没有逃避战斗,从收复永平四城之战,到历次锦州保卫战,到悲惨吃人的大凌河之战,历次堵截清军之战,调兵镇压关内起义历次战斗。祖大寿的表现一直相当积极。

 尤其是最后一次松锦大战,祖大寿坚守了锦州将近两年。

 其中有7个月是在洪承畴援军被打垮之后。

 期间祖大寿多次组织突围。

 骑兵打光了,他就用步兵冲击清军的骑兵队形,甚至于一度逼退清军骑兵。

 这是满清方面资料所证实的。

 这么朴素的民族感情,才是崇祯皇帝继续信任并重用祖大寿的原因。

 于是,传旨的太监开口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祖大寿,坚定守住锦州,就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