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二十五章 虚弱的辽镇(第2页)

 杨镐闻言,沉默了一会:“陛下,罪臣以为,辽镇就是在朝鲜战役中损失太大,再加上铁岭李家的家丁逐渐崩坏,所以才不能战斗了。

 说穿了,就是辽镇虽然打赢了朝鲜战役,但是辽镇没有从倭寇手中缴获多少东西,又不能劫掠朝鲜(当时朝廷不让)。

 而后面朝廷又不给辽镇补充军队和物资损失,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让李家恢复元气。

 再加上李如松意外死在和蒙古人的战斗当中,所以就彻底凋敝了。”

 听了杨镐的话,崇祯皇帝就搞明白了。

 说白了,辽镇之所以会虚弱下去,满清之所以能够崛起,无非就是大明朝廷和辽镇的斗法。

 一开始,不愿意养寇自重的戚继光,下场非常的凄惨。

 看到戚继光的下场,辽东那群军头能不害怕吗?

 论功劳和清白,谁比得过戚继光啊?

 连戚继光都这么凄惨了,都被万历皇帝“狡兔死走狗烹”了,哪个武将还敢信任万历皇帝?

 就像岳飞都不是民族英雄了,谁还有脸说自己是民族英雄?

 哎呀,原来是帮着满清杀汉人的狗,------施琅啊!

 好,光荣!

 所以一群以李成梁为首的辽镇军头看到这一幕,直接玩养寇自重的把戏。

 谁也不愿意对各女真部落进行彻底的征服,免得自己被狡兔死,走狗烹。

 而万历皇帝觉得辽镇已经尾大不掉,李成梁坐拥数千家丁,横行关外,还不肯为大明效死,这尼玛不是心腹大患是什么?

 所以朝鲜战役,就变成消耗辽镇一次机会。

 在朝鲜那种多山的地方不调动内地的步兵上去填线,而是使用以骑兵为主力的辽镇去填线,万历皇帝的心思,也就不用多说了。

 而且朝鲜战役的时候,李成梁已经不再是总兵了,这导致李家的财力开始大打折扣。

 人走茶凉,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

 在李成梁滚蛋之后,辽镇十年之内八易其帅,平均一任辽帅只在职一年多。

 就这么点时间,能够上下打点清楚就不容易了,就连给自己准备一点养老钱都很困难,更别说像李成梁一样大规模养家丁了。

 所以辽镇的武力基础,也就是家丁,在万历皇帝的刻意微操之下,产生了极大的动摇。

 就在这个时候,丰臣秀吉发动了朝鲜战役,李如松又带着辽镇去和倭寇死磕。

 虽然辽镇摧枯拉朽般的碾碎了倭寇,但是在山地使用骑兵的恶果开始显现,辽镇骑兵,或者说辽镇家丁损失虽然不大,但是战马损失极大。

 战马,就相当于冷兵器时代的坦克。

 一场战役下来,如果坦克损失过半,后方还不给弥补,军队的战斗力就费了。

 更糟糕的消息是,抠门的朝鲜人,不肯为来援的明军提供粮草。

 谁能想象,明军居然要自己掏钱找朝鲜人买粮食?

 战马,可是非常能吃的。

 不给战马食物,它就跑不动,没有战斗力。

 一众辽镇军头看着高上天际的伙食费,整个人人都麻了。

 偏偏万历皇帝不准他们劫掠朝鲜,逼着他们掏钱买粮食。

 所以朝鲜战役打完,一众辽镇军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离奇的发现他们亏本了。

 特别是李成梁家族拥有的家丁,在碧蹄馆血战中虽然取胜,但是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