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无解难题(第2页)

 他们出了小镇之后好一阵,赵禹才打马追了上来,万历听见云霁说赵禹回来了,便掀开帘子,等着赵禹靠近:“问明是怎么回事了吗?”

 赵禹支支吾吾,不太敢说,万历没好气地说:“赶紧说,别吞吞吐吐的!”

 赵禹只得说:“有一部分乞丐是从京城被送到这里来的。还有一部分是被本地的大户驱逐出来的,这些人很多为了生计卖了地,又为了避免交丁税,主动依附了大户,给人当奴仆,等到失去了劳动能力时,大户不愿意养闲人,便将他们驱逐出来了,任其自生自灭。他们没有土地,也没有劳动能力,只好去乞讨。”

 万历听得连连冷笑:“竟然为了避税,去给人当奴仆,结果被弃如敝履!活该!”

 闵悉知道他并没有抓住重点,所以也不发表意见。明初的时候,百姓都是分到了土地的,朝廷也鼓励垦荒,自己开垦出来的土地也归自己所有,但到了中后期,大量百姓却不得不卖掉自家的田地才能维持生计,说明赋税之沉重,百姓承担风险的能力太弱,一旦家庭出现意外,就只能卖地维持生计。

 万历见闵悉沉默,忍不住问:“闵悉,你怎么看?”

 闵悉说:“这应当不是个别现象。土地兼并问题在全国都存在,失地的百姓也绝不只三万五万。”

 “你不是说你在南方没见过这么多乞丐?”万历问。

 “南方跟北方不太一样,北方一进入秋冬,万物凋零,人们根本无法获得食物,只能去乞讨。况且冬季太寒冷,野外无法生存,只能进城找避寒之所。南方气候温暖许多,秋冬时节,还有野菜草根等可以果腹之物。且南方人口稠密,乞丐分散开来,就没这么醒目。”闵悉说。

 万历苦恼地抓了抓头,他没想到自己出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这么多事。他在宫里的时候,每次上朝,听着文武百官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大殿上争来争去,为张居正的夺情不知道弹劾了多少次,没有一个人在朝堂上说哪个大臣贪污了多少,也没有一个人说,哪个大臣又兼并了多少土地,蓄养了多少奴仆。

 他今年才开始接触政事,但接触到的奏折全都是张居正挑选过后给他的,虽然各种类型的都有,但给他大体的印象就是,办这个要钱,办那个要钱,问题是国库虚空,掏不出钱来。

 他还以为除了国库虚空不好办事外,还真的天下太平呢。

 如今出来一看,整个大明到处都是问题,就像个千疮百孔的漏风屋子,只待一场雨雪或者大风,就能把它给吹垮,大明无论如何,不能垮在他手里。

 万历问:“这土地兼并问题,该如何解决?”

 闵悉摇头:“我暂时尚未想到,容我多想想。”

 万历叹气:“我也得好好想想才行。”他虽然年少,但也是读过很多书的,关于土地兼并的问题,他在史书上学到过。

 在闵悉看来,其实此题无解,除非要重新革一次命,洗牌重来,但大明自己推翻大明吗?

 明朝的官员不纳税,所以官员不知道拥有多少土地,有他自己的,也有亲朋好友为了避税挂他名下的。明朝的宗室也不纳税,宗室不仅占着大量的土地,朝廷甚至每年还要掏钱养着从明初以来发展出的庞大宗室。

 光这些,就足以把大明给拖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