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三章 滚滚大势!命运与反叛!(第2页)

 ”朱高煦,陛下天威浩荡,岂是你能轻易冒犯的?”

 “还妄图谋逆造反,简直是自不量力!”

 “我劝你还是早早束手就擒,向陛下负荆请罪吧。”

 “说不定,陛下念在同为皇室子孙的份上,还能饶你一命。”

 “倘若你执迷不悟,犯下弥天大错,那便是万劫不复,死路一条!”

 他的言辞犀利,义正言辞,此时也不再称其为小王爷,而是直呼其名,脸上的神情更满是对朱高煦的鄙夷与斥责。

 一番话说完,李伯约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又向四周的守卫喊话:“朱高煦已然谋逆,他这是在诳言陛下之令,其目的便是要占据子弹工厂。”

 “子弹工厂,乃朝廷重地。”

 “我等身负守厂之重任,若有丝毫闪失,便是百死莫赎!”

 “朱高煦之前来领子弹,我便心生疑虑,刚才已派人紧急上报朝廷,相信朝廷很快便会派兵前来平叛。”

 “只要我等坚守几个小时,朱高煦便插翅难逃。”

 “各位弟兄们,听我号令,务必誓死守卫子弹工厂!”

 李伯约的话音刚落,只听得“砰”地一声巨响,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

 却是朱高煦恼羞成怒,拿起火枪,瞄准李伯约的头颅,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

 对于李伯约,朱高煦早已是恨之入骨。

 此人之前在自己面前,表面上装出一副极其谦卑恭顺的模样,低三下四地阿谀奉承。

 可一旦涉及到子弹之事,便推脱说子弹工厂没有存货了,这般惺惺作态、口不对心的“虚伪”行径,恰是他生平最为痛恨的。

 如今,李伯约又煽动工厂的守卫和工人来对抗自己的大军,朱高煦只觉得不将此人千刀万剐,都难以平息心头之恨。

 故而,他果断地开枪了。

 在他看来,像李伯约这样卑鄙无耻的小人,根本不配与自己多费口舌,唯有将其击毙,才是对他最好的回应。

 这一枪,朱高煦瞄得极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必杀的决心。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伯约恰好左右摆头,他正急切地去查看旁边守卫和工人的动静与反应,脑袋自然而然地晃动了一下。

 “嗖!”

 子弹贴着他的右耳呼啸而过。

 瞬间,鲜血从耳朵上缓缓流下,滴落于地。

 好险!

 李伯约心中暗惊,不过他很快便镇定下来,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巍然不动,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

 李伯约语气坚定地高喊道:“弟兄们,今日我等若是为守卫工厂,战死在此,那是为了大明捐躯,朝廷定会追封我等官职。”

 “我等的妻儿老小,后世子孙,都会受到朝廷的优厚抚恤与善待。”

 “我等的宗族,也会以我们为荣,将我们视为家族的骄傲。”

 “可若是受了这反贼的诳骗,丢失了子弹工厂,或者因为贪生怕死而降了反贼,等朝廷的平叛大军一到,我们亦是必死无疑。”

 “还会令祖宗蒙羞,家族遭人唾弃。”

 “让你们的妻儿,从此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让你们的后代,被人肆意辱骂!”

 “弟兄们,今日我等是战亦死,降亦死。”

 “你们是要做大明的忠勇之士,光大门楣,青史留名,还是要做那被万人唾骂的奸佞之徒,你们就自己选吧!”

 他的声音激昂慷慨,充满了感染力,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我等死战!”

 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高喊了一声,那声音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死战!”

 “死战!”

 “死战!”

 刹那间,其他守卫和工人也纷纷响应,声嘶力竭地高喊起来。

 大家都并非愚笨之人,心中自有一番思量与判断。

 对于朱高煦所说的圣旨,起初众人心中尚有狐疑,但很快便回过味来。

 李伯约所言句句在理,朱高煦若真有捉拿他们二人的圣旨,何至于带如此众多的人马前来?

 这般兴师动众,明摆着就是想骗开大门,进而控制子弹工厂。

 除非李伯约和陆有林已公然反叛,否则,带这么多兵力前来,就太不合常理了。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手中根本没有圣旨。

 相对于那些在田地里辛勤耕种,一辈子都难得出一趟远门的淳朴农民而言,子弹工厂的工人,见识更为广博,头脑也更加灵活。

 平日里,工人们最喜爱的《大明日报》上,便经常刊登各类奇闻轶事以及精彩的“故事”。

 还有那引人入胜的《三国演义》连载,再加上工人们下班后聚在一起聊天吹牛,彼此交流分享,相互影响之下,也都算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自然没有淳朴农民那般容易上当受骗。

 目睹这一幕,朱高煦心中暗恨,却也知道今日之事难以善了。

 他无奈地策马回身,向后方的军营奔去。

 事实上,他今日前来喊门,已然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火枪与弓箭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箭矢的射击距离有限,而且只要穿上厚厚的盔甲,便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抵挡箭矢的伤害。

 可大明军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火枪子弹,威力巨大,足以穿透如今市面上的任何盔甲,令人防不胜防。

 更何况,相对于弓箭的命中率,火枪的射击更加精准,在有效射程内,几乎能做到指哪打哪。

 故而,在冷兵器的弓箭时代,主将尚可阵前喊话,鼓舞士气,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身的安全。

 到了火枪逐渐普及之后,就再没有人敢如此贸然行事。

 轻易地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火枪射程之内,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朱高煦素日里胆大包天,行事无所畏惧。

 他之所以敢冒险前来一试,不过是心存侥幸,想着能不能凭借自己的身份和话术,骗开子弹工厂的大门。

 至于说只带几个人进去,冒充朝廷的名义拿人……

 朱高煦并非没有考虑过这种方法。

 可问题在于,他手中既没有圣旨,也没有政务处的公文,仅凭刑部主官的身份,根本没有权力拿人。

 他也曾想过伪造一份圣旨或者公文,但时间紧迫,仓促之间,却是来不及筹备。

 既然骗不开大门,那就唯有强攻一途了。

 朱高煦心中暗暗盘算着,子弹工厂四周虽有高墙环绕,形成了一定的防御屏障。

 但除了正门设有坚固的门楼,可以居高临下的观看四周及射击外,其他地方的防御设施都相对简陋。

 自己率领着三千精锐兵马,强攻下来,应该并非难事。

 想到这里,朱高煦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与决绝。

 “进攻!”

 回到军营内,他当即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刹那间,战鼓擂动,号角齐鸣,三千兵马如潮水一般,向着子弹工厂汹涌袭来。

 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子弹工厂踏为平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