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 作品

第三百二十九章 消除隐患!天子之怒的连锁反应!

 暖心阁内,刹那间杀气弥漫,仿若寒刃出鞘,空气也为之凝滞。

 杨荣与杨士奇二人面色骤变,眼中满是惊愕与惶恐。

 将尚膳监全体拘监,此等举措在这深宫内苑之中,实乃前所未有之事,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掀起惊涛骇浪。

 赵瑞身躯微微颤抖,声音带着几分颤意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若尚膳监众人皆被拘禁,那往后谁来为陛下烹制御膳呢?”

 朱允熥面色冷峻,冷哼一声,那声音仿佛裹挟着冰霜:“难道没了张屠夫,朕就得吃那带毛的猪不成?”

 他态度决绝而坚定,犹如巍峨高山,不容撼动。

 尚膳监的一干人等,长久以来已然形成了从膳食中大肆贪墨银子的恶劣风气。

 好似得了一种难以戒除的顽疾,深入骨髓。

 于他们而言,不能从中谋取私利,便觉自己吃了莫大的亏。

 朱允熥心如明镜,深知这种扭曲的心态一旦生根发芽,便极难扭转乾坤。

 哪怕是动用皇权强行压制,也不过是让其表面蛰伏。

 他们心底里必然依旧是愤愤不平,满是怨怼。

 朱允熥又岂会去豢养一群对自己心怀“怨恨”的厨子呢?

 这无异于在自己的卧榻之侧,安置了一群心怀叵测之人,会让他如芒在背,日夜难安。

 等于将自己的生死安危,轻率地交予他人之手,成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

 回首历史,那些死得不明不白的皇子、贵妃,数不胜数。

 若细细探究,其中许多人的离奇死亡,皆与他们每日所食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即便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那些在史书中被记载为因病驾崩的,又有几人敢断言,他们的真正死因不是那被暗中下毒的食物呢?

 或许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蛊惑人心。

 但那些厨子若对皇帝毫无怨恨之心,又怎会轻易被人挑拨利用?

 如今,这些人的心思已然“变质”,朱允熥又怎敢继续留用他们呢?

 再者,那些告假的厨师已然露出了马脚,但今日仍在当值的,难道就真的毫无问题吗?

 未必!

 他们只是有所忌惮,不敢全体告假,让皇帝无膳可用,以免雷霆震怒,故而才留下一部分人勉强维持局面。

 留下的这些人,难保不会轮流告假,只是今日恰好在而已。

 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猫腻,还需细细严查,方能水落石出。

 此外,尚膳监的众人长期共事,彼此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极为紧密。

 倘若仅仅处罚其中一部分人,其余之人难免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若是其中有人与受罚者交好,情谊深厚,那这种情绪便会愈发浓烈。

 皇帝惩处了他们的“兄弟朋友”,他们又怎会不将怨恨的矛头指向皇帝呢?

 至少,这必然成为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如同一颗隐藏在暗处的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这便是朱允熥坚决拒绝杨荣提议的关键所在。

 朱允熥转而望向杨荣,开口问道:“光禄寺有多少厨子?”

 杨荣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回陛下,光禄寺约有厨子五百余名,另有帮厨、杂役等,总计大概三千之众。”

 无论是杨荣,还是杨士奇,都不是浮于表面,空谈阔论,而不管实务的人。

 他们对朝廷下属各机构的情况,皆是了如指掌。

 此际皇帝问起,便立即应对。

 光禄寺掌管着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等诸多事宜,这些场合的宴席规模宏大,所需人手自然众多。

 “好!”朱允熥那威严的声音再度在阁内响起。

 “即刻传朕旨意,从光禄寺的厨子与帮厨之中,精心挑选合适人选调入御厨。”

 “尚膳监自即日起重新组建。”

 “原尚膳监的所有人等,一律逐出宫外。”

 言罢,他的声音微微一顿,语气缓和了些许,语中的杀气和凛冽寒气却是半分不减,道:“不过,在他们出宫之前,必须对其逐一进行严格审查。”

 “但凡有贪墨银两、中饱私囊者,依照大明律严惩不贷。”

 “该杀之人,一个也不许放过!”

 “经查实确属清白无辜的,朕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

 “由朝廷给予遣散的银子,

让他们自寻出路去吧。”

 杨荣和杨士奇闻言,连忙一同跪地,齐声道:“微臣领旨!”

 朱允熥此番并未直接下令诛杀,而是先命人审查,看似还是手下留情了,实则不然。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尚膳监如今这般乌烟瘴气的风气,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想必其中没有贪墨行径、清清白白的人,已然是凤毛麟角。

 此前,邮传部成立之后,宫内也设立了举报邮箱。

 借此加强宫内管理,使得尚膳监可捞取的油水大幅减少,这才引发了他们的不满,进而导致今日这场风波。

 然而,上一次朱允熥如同从前的老朱那般,对尚膳监的众人网开一面,只是警告不许不再犯,并未曾追究他们过往的罪责,反而将他们的俸禄提升了一倍。

 本以为能换来感恩与忠诚,岂料这些人并未因此而对他感恩戴德,反而因油水变少而心生怨恨。

 如今朱允熥下令严查,他们之中又能有几人能全身而退呢?

 恐怕到时候要被砍头的,不在少数!

 朱允熥又接着吩咐道:“新组建的尚膳监,往后实施封闭式管理。”

 “所有进入尚膳监的厨子、帮工、杂役以及管事太监,皆住在御厨房的旁边,与御膳房一起封禁,严禁外出,亦不许与外界之人有任何走动和联系。”

 “务必断绝一切内外勾结的可能。”

 “御厨废除终身制,改为以三年为期。三年期满之后,若有人不愿继续在此任职,即刻出宫;若愿意继续效力,便可再续三年任期。”

 “但在这三年时间未到之时,除非有朕的特旨准许,否则,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进出御膳房。”

 “另外,增设采膳处,专门负责宫廷菜肴的采购事宜。”

 “由御厨开具所需采购物品的条子,而后将条子传出来,交由采膳处负责采购。”

 “采膳处采购完毕后,通过特制的机括传送装置将物品送入御厨。”

 “采膳处的官员,须得挑选身家清白,忠正可靠之人,俸禄待遇从优。”

 “除了朝廷的俸禄之外,朕额外再给一份赏钱。”

 “但不许有一分一毫的贪墨。”

 “令审计司每季度皆对采膳处的账目进行审计,都察院加强督查,凡采膳处之人,有上下其手,弄虚作假,中饱私囊者,杀无赦。”

 “采膳处与尚膳监之间,只通物品而不通人员,除了按需采购与传送之外,不得再有任何接触交往。”

 “尚膳监烹饪好的菜肴,同样通过机括传送出来,再由尚食局负责传送至御前。”

 “尚膳监与尚食局之间,也不许有任何私下的接触往来。”

 处置完原来尚膳监的人马,朱允熥旋即着手进行新的布置。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朱允熥对于自身膳食安全始终心存深深的隐忧,仿若一片阴霾始终笼罩心头,挥之不去。

 每至用餐之际,内心深处便不由自主地泛起丝丝不安,时刻警惕着是否有人暗中在食物里蓄意下毒,企图谋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