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 作品

第二百零八章 北元骑兵的末日

 风吹过草原的时候,草都被压得弯下腰。

 北元骑兵亦如风一般,呼啸而至。

 与风不一样,北元骑兵想要的不是让草低头,而是让大明将士低头,再收割他们的生命。

 自从元朝灭亡,草原部落已经打了很多败仗。

 特别是前些年,蓝玉率明军在捕鱼儿海大破元庭,更是让北元吃尽了苦头。

 然而,北元的家底仍在。

 草原上还有不少人口。

 他们彼此之间,亦纷争不断。

 但也正是这种纷争,让各个草原部落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的孩子都在马背上长大,从小弓马娴熟,可不是中原那些只知道放牛耕地的小娃娃能比的。

 这也是许多草原骑兵心中的骄傲。

 总觉得中原汉民都是软绵绵的两脚羊,不堪一击。

 即使是他们被汉民打败,元庭不得不逃回草原,仍然这般认为。

 因为在他们看来,当初失败最关键的原因,是自己内斗,被卑鄙无耻的汉民乘虚而入。

 如若不然,若是当初元庭不内斗,在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起兵的时候,全力镇压,就凭他们,能对抗得了北元的铁骑吗?

 而今,草原部落再次重新团结。

 六万大军的聚集,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征成吉思汗征发草原上所有壮年男子东征,也不过是调集了十几万军队而已。

 如今,为了对付区区三千明军,太师便召集了六万人马,足见对明军的重视,以及求胜心切之情。

 这一战,绝不能让大明逃走一个人。

 此际,所有的北元骑兵都在这般想着。

 可以说,他们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有把握的仗。

 大多数时候,明军的人数都比他们多。

 毕竟,中原汉民人口太多。

 但这一次,北元的兵力,足足是明军的二十倍。

 每人射一箭,便足以将所有的明军都射成刺猬。

 在马背上疾驰的时候,这些北元骑兵的眼前,仿佛已经浮现明军倒下去的样子。

 血流成河,明军将士一个个倒在血泊中痛苦呻吟……少量残存下来的人,则跪在地上向他们求饶,再被他们无情杀害……

 轰!

 轰!

 轰!

 猛烈的炮声,瞬间炸醒了北元骑兵的美梦。

 这并不是北元骑兵第一次直面大炮,所以当炮口对准他们的时候,北元骑兵并不惊慌。

 按以往的经验,大炮这东西,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制造巨大的声响,让马匹受惊失控。

 实际上的杀伤力并不大。

 他们都见识过。

 马匹也受过训练,并不害怕。

 然而,当炮弹落地的时候,北元骑兵才发现自己错了。

 大明打过来的炮弹,并不是以前那种实心弹丸,而是会在落地之后,爆炸开来。

 冲击波袭卷四方,中间还夹杂大量的杀伤破片。

 数十丈之内,都被爆炸物的威力所覆盖。

 受伤的马匹四处乱窜,将马背上的骑兵甩下来,同时也让大军的阵型陷入大乱。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密集的枪声响起。

 与炮弹主要攻击后方的北元骑兵不一样。

 枪所瞄准的对象,无疑是冲在前方的北元骑兵。

 枪声响起的时候,北元骑兵便随之倒下去一大片。

 刹那间便将所有的北元骑兵都打懵了。

 他们不是没有经历过战争,更不是没有在冲锋的时候,面对过敌人的箭矢射击。

 但无论是多强悍的敌人,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在刚开始冲锋的时候,就让己方倒下去一大半的。

 箭雨通常没有准头,看着很吓人,但实际射击的目标不多。

 就算射中,也会被身上的皮质铠甲挡住。

 可大明的火枪射击下,他们披在身上的皮质铠甲,便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完全不能防御半分。

 更重要是,对方怎么就打得那么准呢?

 明军的火器,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没有人告诉他们答案。

 回答他们的,只有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枪声。

 冲在最前方的骑兵很快损失殆尽。

 无人驾驭的马匹和倒在地上的尸体,很快就挡住了后方骑兵继续冲锋的路线。

 这亦是冷兵器骑兵,面对热兵器打击时的一个难题。

 由于伤亡太多,前方受伤或者死掉的人和马,会成为后方将士冲锋的路障。

 如果再强行往前冲的话,马匹就会被绊倒,然后继续给后方冲锋的兵马制造更多的路障。

 于是,冲锋的速度不得不减缓。

 但这也给了明军更多枪击的时间,致使北元骑兵的伤亡更惨重,制造的路障也更多。

 北元骑兵的冲锋很快就变得无力。

 看着身边的同伴接二连三死去或受伤挣扎,他们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从小到大,他们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但从来没有一场战争,在刚开始冲锋时,就死了这么多的人。

 血流成河的战争,往往是一方战败之后,另一方乘胜追击,才会造成那样的局面。

 阵线还没有崩,双方还在对拼的时候,彼此伤亡都不会太大。

 更别说才刚刚开始接触了。

 眼前的明军就像是地狱里走出来的恶鬼,无情的收割着生命。

 炮火轰鸣中,北元骑兵的指挥体系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