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明第十六行省!大开发!

 “那东夷当真是如此富饶之地吗?”

 “看报纸上说,那里简直就是金山啊!”

 “看得我都心动了,可是家里有老有小,去不了啊!”

 “老实说,要不是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我肯定去东夷岛。”

 大明的市井间,百姓议论纷纷,言语间皆流露出对东夷的无尽憧憬与艳羡。

 然而,谈及迁徙之事,多数人却还是连连摇头。

 尽管太孙殿下颁布了移民令,大明境内,所有人皆可移民东夷。

 可他们心中那份“叶落归根,人离乡贱”的古老情怀,如同根深蒂固的藤蔓,难以轻易割舍。

 当然,这是对有家有业的人来说。

 对于穷得一无所有的佃户,流民,那就不一样了。

 正怕谓“族旺留原籍,家贫走四方”。

 福建等地有许多穷人,此前可是敢上午拜妈祖,下午就出发去南洋的。

 风险比前往东夷大一百倍。

 如今,海面上的倭寇强盗被太孙殿下所率领的大明海军清除。

 太孙殿下又发布了移民令,对于这些渴望新生的穷光蛋而言,无疑是春风化雨,让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跃跃欲试。

 一大早,泉州港的码头上,便挤满了准备前往东夷的福建贫苦百姓。

 以前出海是违反朝廷禁令的,只能偷偷摸摸趁夜离开。

 现在光明正大的移民,倒是没有了这些顾虑。

 “不要挤,排好队!”

 港口里的官员大声吆喝着:“谁不排队,就休想踏上去东夷的船。”

 现场的秩序渐渐恢复。

 “都听好了,上船之前,要签生死状。”

 “海波凶险,生死难测。”

 “愿意去的,过来按手印。”

 “不愿意的,现在即刻打道回府。”

 官员令人搬来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叠叠早就写好的生死状。

 “我愿意!”

 “我愿意!”

 ……

 若是在江浙等地,恐怕绝大多数百姓都要当场打起退堂鼓。

 但对素来便有去海外讨生活的传统习俗的福建百姓来说,上船之前签生死状,这是历来的规矩,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害怕。

 何况此次坐的还是朝廷的官船,并且是免船费的。

 当下一个个人有序上前,按好手印,再依次上船。

 官吏旁边,一名差役在其耳旁小声,道:“大人,小的们一大早出来当差也不容易。”

 “这些人既然抢着要上船,不如每人收二两银子。”

 “交了钱的,先上船。”

 “没钱的,到后面去排队。”

 “收的银子,大人得七成,剩下的三成,归小的们平分了。”

 “如此一来,既不算违反朝廷的移民令,大人和弟兄们也能赚点辛苦费。”

 官吏啪地一掌,重重击打在桌子上。

 横眉怒目瞪着向他提建议的差役:“糊涂!”

 “你难道不知道,太孙殿下如今就在东夷岛上吗?”

 “移民之事,是太孙殿下一力主持。”

 “这些人去了东夷岛,弄不好太孙殿下还会见一见他们。”

 “现在收了他们的钱,若是他们见到太孙殿下的时候,告上咱们一状,你我这脖子上的脑袋还要不要啊?”

 差役挨了骂,小声痒痒道:“也没有这么严重吧,咱们收的是排队费,不是船费。”

 “你以为换个名目,就能蒙混过关吗?”官吏怒骂道:“你当太孙殿下傻吗?”

 见差役仍有些不甘的样子,他轻叹了口气,道:“现在不是以前了。”

 “朝廷免费派船送他们去东夷岛的消息,可都在大明日报上面,白纸黑字刊登着呢。”

 “来这里的人,谁不知道啊?”

 “骗不了人的。”

 官吏语重心长,道:“告诉弟兄们,心里再想捞钱,也要给本官忍住。”

 “太孙殿下亲自坐镇,你们去捋老虎须,那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但只要将差事办好了,到时候,太孙殿下必定会重重有赏的。”

 差役眼光顿时放亮,道:“当真?”

 官吏压低声音道:“太孙殿下可不是原来的皇帝陛下。”

 “太孙殿下素来出手大方,从不亏待给朝廷办事的人。”

 差役这才眉开眼笑:“大人说得极是们,小的一定谨守规矩,将差事办好。”

 ……

 东夷。

 将澎湖列岛的倭寇全部清除之后,朱允熥才转道回程,登上东夷岛。

 不得不说,这里确实是一块宝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对于如何开发此地,他心中也已经有了通盘的计划。

 移民是必然的步骤。

 按照大明历来的传统,新移民开发的荒地,即归自己所有。

 但朱允熥偏偏不按常理出牌。

 他的做法是,先宣布东夷所有的土地,皆归朝廷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是主权宣示,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

 但接下来的操作,就不一样了。

 原来土著部落的领地,自然是全部不动,仍由土著自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