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 作品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2页)

 那名教习没料到国子监里面,竟然还有人敢闯入学堂,反驳自己的话。

 看朱允熥模样,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

 如此胆大妄为,多半是勋贵出身的“荫监”了。

 当即沉下脸道:“你是谁家的孩子,竟敢来这里扰乱学堂,还不快速速退出去。”

 对于勋贵子弟,教习不敢做得太过,得罪不起,只能喝令对方退出。

 若是换了普通人家的监生,这般随意闯入学堂,指责师长,他必定要治一个重罪。

 朱允熥淡淡一笑,继续缓步上前:“人家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你既是国子监教习,想必也是知识渊博之人。”

 “那你看我像是谁家的孩子呢?”

 教习愣住了。

 没料到国子监里面,还有如此嚣张的学生。

 须知国子监内,虽然勋贵子弟众多,但除了偶尔有调皮淘气之举,或功课完成不好的人之外,基本上还是规规矩矩的。

 眼前这个家伙,到底是谁啊?

 就在这时,下方一名监生拜倒在地:“参见太孙殿下!”

 不算太大的声音,在学堂内响起。

 顿时将其他生员和教习都惊得一个个呆若木鸡。

 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来国子监了?

 教习只觉脑瓜子嗡嗡作响。

 为何太孙殿下来国子监,竟没有事先通知呢?

 他只觉得对方太过于嚣张,却全然没有往太孙殿下身上去联想。

 但看眼前这少年的年龄,模样,气度……尤其是在听到有人拜见之后,他也丝毫不见慌乱,反而淡然受之,不是太孙殿下,还能是何人呢?

 教习和其他生员连忙也都跪了下去。

 “参见太孙殿下!”

 “参见太孙殿下!”

 ……

 “都起来吧。”朱允熥走到那名最先跪下的学生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能最先识破自己的身份,眼力不俗,让他起了一点好奇之心。

 “生员夏原吉!”那人恭恭敬敬地回道。

 “夏原吉?你就是夏原吉?”朱允熥深感意外,脱口而出。

 他前世便记得名字的明初官员不多,夏原吉正是其中之一。

 此前翻阅吏部官员名册,并没有发现有这个人。

 原来对方此时还在国子监念书。

 朱允熥这句话一出口,周围众人都惊讶不已。

 夏原吉不过是国子监的一名普通监生罢了。

 出身平凡,也不是勋贵荫监,太孙殿下竟然听说过他的名字。

 夏原吉亦大感诧异:“太孙殿下听说过生员的名字?”

 朱允熥立即明白自己有些失态了,以太孙殿下的身份,本不该对一名普通的国子监生员如此。

 “本宫之前听人说,有一个名叫夏原吉的人,文章写得不错,可是你吗?”

 他淡淡笑问道。

 夏原吉尚未开口,旁边的教习已抢先道:“夏原吉确是众多学子当中,文章写得最好的一个。”

 朱允熥点了点头。

 他隐约记得历史上夏原吉最开始的官职,便是负责撰写诏书。

 若非文章写得好,也不会挑选他担任这项工作。

 夏原吉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著名的诗词文章,大约是一心做官去了。

 这很正常。

 喜欢写诗词文章抒发志向的,大多数都是官场不得意的人。

 “老师谬赞,学生愧不敢当。”夏原吉应声,态度恭谨。

 “本宫身边正好缺少一名文章写得好的人,你既是国子监生员,总是要出仕的。从即日起,就到本宫身边听用吧。”

 朱允熥正愁手中能用的人手不足,此际见到夏原吉,当然不会放过。

 此言一出,一众学员皆震惊不已,连教习也惊得瞪大眼睛。

 到太孙殿下身边听用?

 日后便是潜邸之臣,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名学生,要一步登天了!

 夏原吉也激动得浑身颤抖了一下。

 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莫名其妙的被太孙殿下看中,就因为刚才最先识破太孙殿下的身份吗?

 国子监近八千学员,每年还会新进数千人。

 虽说大家都会出仕做官,但其中真正能做到高官者,又能有几人呢?

 何况他不过是普通人家出身,想要在官场上步步高升,便更是难上加难。

 可如今被太孙殿下选在身侧,一切便不一样了。

 眼下太孙殿下便已执掌大明朝政,官员选用皆由他一言而决。

 何况如今陛下垂垂老矣,太孙殿下登基称帝,指日可待。

 将来的前程……

 夏原吉迅速恢复了镇静,磕头拜谢:“谢殿下,学生必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以报。”

 朱允熥轻轻点了点头,示意他起来,然后望向教习道:“你刚才说得不对,国子监的学生,就应该读《大明日报》。”

 “若是连本朝的大事都一概不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将来如何出仕做官,如何去为朝廷办事呢。”

 “国子监为国育才,更应该教导生员们时事政务,学以致用。”

 “从明日起,国子监要订阅《大明日报》,供监生们阅读。”

 “让大家都能了解朝廷里发生的事,而不是做一个只会读圣贤书,不通时务的酸腐文人。”

 “若真让这种人做了官,那便是百姓的不幸,是朝廷的侮气!”

 他严厉训斥,教习心头骇然,连连应是。

 “太孙殿下英明!”有学员立即高喊道。

 其他学员立时响应,欢呼不已。

 许多人望向朱允熥的目光,不仅有敬畏,还有深深的崇拜。

 眼前这位不仅仅是大明的储君,更是能随手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传奇少年才子。

 今日斥责教习,让他们都去阅读《大明日报》,更是让众人都深以为然,更加佩服。

 不愧是锐意变革,外界纷纷传扬要实行“新政”的太孙殿下,果然与众不同。

 朱允熥又吩咐道:“夏原吉,备好笔墨,替本宫写一幅对联。”

 学堂里不缺笔墨,夏原吉连忙执笔,众人顿时都屏气凝神。

 太孙殿下的才名远扬天下,却不知今日又会写出何等惊世之作。

 朱允熥的诸多事迹,早已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

 虽然大家都清楚他的年龄,但很多时候,还是很难将他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联系起来。

 特别是亲眼目睹的时候。

 要知道国子监的监生,大多数年龄都不小。

 不少人已经是三四十岁的年龄。

 太孙殿下那张稚嫩的面庞与威严的气势交织,让人感觉仿佛眼前之人不是凡人少年,而是神邸降临人间。

 朱允熥目光从众多学员身上扫过,开口缓缓念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