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矢翊 作品

203 第 203 章(第2页)

    他心里嘀咕,比起府里那几个只会想要他命的庶兄,傅闻宵在他心里更像是一位兄长。


    而且也不是他要去爬屋顶,是表嫂带他一起爬的,傅表哥怎么会生气?


    当然,这些楚少聿不会告诉他们。


    他们要误会就误会,他一个男人皮糙肉厚的,也不在意什么丢不丢脸。


    瑞王看他这副被傅逍哄得五迷三道的样子,就气得心口疼。


    也不知道傅逍到底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这儿子就是坚定地认为傅逍是好的,不管旁人怎么说,都觉得是外人污蔑傅逍。


    最后这顿打自然没成。


    不过瑞王世子爬屋顶看文会的事,很快就传遍京城,就连宫里的圣人也听说这事,特地招瑞王过去询问-


    瑞王来到养心殿时,发现国师正好也在。


    国师一头白发,面容宛若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絮白的道袍,衬得他出尘飘渺,如同一名方外人士。


    国师手里托着一个玉匣,玉匣已经打开,里头是一颗玉色的仙丹,散发一股说不出的香息,这香气在屋子里弥漫,仿佛整个殿内都香气袭人。


    闻到这股香气,人的精神都振作几分。


    殿内伺候的宫人都忍不住耸动鼻子,努力地嗅闻着这香气。


    瑞王的目光在国师身上看了一眼,便垂下眼,上前向皇帝请安。


    老皇帝朝他随意地摆了摆手,一双浑浊的眼睛盯着仙丹,面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说道:“国师,你炼丹有功,这次朕该怎么赏你?”


    国师将玉匣合上,旁边一名宫人过来,小心地接过玉匣,将它放到皇帝面前。


    他的声音无波无澜,无欲无求,说道:“陛下,贫道乃方外之人,人间之物对贫道无甚用处。”


    老皇帝的目光从仙丹转到他身上,然后笑了,“国师仍是如此,真是叫朕安心。”


    国师没在殿内久留,说要回去继续研究仙丹,便洒然而去。


    自他离去后,殿内仍是萦绕着那股徘徊不去的香气,瑞王觉得,这香得都有些发腻了。


    国师这次炼的仙丹,看来有些不一样。


    老皇帝的目光落到瑞王身上,笑道:“皇弟,你来啦,快来看朕的仙丹。”


    随着他将玉匣打开,那股浓郁的香气又一次逸出来。


    瑞王自然对仙丹一顿夸,又看了看老皇帝的脸色,说道:“圣人今儿的气色看着好些了。”


    老皇帝摸摸自己的脸,高兴地说:“朕也是这么觉得的,昨儿还有些胸闷难受,今儿闻到仙丹的香气,精神就好多了。”


    瑞王不语,目光极轻地从老皇帝的脸滑过。


    比起几年前,皇帝老了许多,一双眼睛更是浑浊,其实看出老皇帝身体不妥的人有很多,但没人敢去触他的逆鳞。


    老皇帝小心翼翼地将玉匣合上,对它又摸了摸,方才想起叫瑞王过来的原因。


    “朕听说瑞王世子去爬人家屋顶,这是怎么回事?”


    瑞王面露尴尬之色,无奈地道:“圣人,这事说来话长,也是犬子顽劣,年轻人做事不谨慎,他想去状元楼看文会,却没提前定个位置,去那里时发现都坐满了,就爬人家的屋顶看文会。”


    老皇帝大概觉得有趣,乐呵呵的,“还是个孩子呢,也别太苛责他。”


    瑞王迟疑了下,说道:“圣人有所不知,他当时还带着个姑娘一起去爬屋顶,那姑娘是……元安姐姐的儿媳妇。”


    他没提傅逍的名字,只说元安长公主。


    老皇子愣了下,面上的笑容落下,露出几分怅然,“是逍儿的媳妇啊……”


    他怔怔地坐在那里,好像神思一下子就飘远了。


    瑞王垂首不说话。


    好半晌,老皇帝道:“没想到转眼间逍儿也娶了媳妇……逍儿现在还好罢?”


    瑞王道:“挺好的,他是去年南郡省的解元,今年的会试他也参加了,在读书人中名声极好,见到他的人没一个不夸的,就连臣弟那顽劣的儿子,也一口一个表哥地叫他,跟在他身后……”


    老皇帝脸上又露出笑容,一脸满意,“这是自然,逍儿文武双全,是朕养出来最出色的孩子,除了太子外,没哪个孩子能比得上他。”然后又叹息一声,“也是朕最孝顺的孩子……”


    瑞王低头不语。


    他能揣摩出几分老皇帝的意思,那些皇子没一个省心的,一个个都盯着那位置,只有傅闻宵不会,圣人自然喜欢他。


    傅闻宵是老皇帝亲手养出来的,他忠于圣人,若不是当年被傅家和元安长公主连累,老皇帝也不会舍弃他。


    说到底,老皇帝是舍不得傅逍的。


    傅逍这把刀太好用,只要他在,便能为老皇帝压制住那些蠢蠢欲动的皇子。


    可惜,他是傅家的孩子,是元安长公主的孩子。


    这时,老皇帝转头对身边的总管太监道:“李茂,会试的卷子,你让那边送过来,朕要瞧瞧。”


    李茂笑着应一声,心里明白,其实圣人想看的卷子只有傅逍的。


    他在心里感叹,果然,圣人心里最喜爱的孩子,还是这位傅世子。


    老皇帝的心情变得很好,又问瑞王:“瑞王世子似乎还没有差事?”


    “是的。”瑞王恭敬地道,“他年纪小,心性不定,臣弟便想着让他磨练个几年,等他性子稳重些,再向圣人为他讨个差事。”


    老皇帝道:“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朝气,倒也不必太严厉。”


    见他神色平和,瑞王总算放松心弦,他知道老皇帝这么说,定然要给嫡子一个差事,算是因祸得福。


    瑞王见老皇帝这边有事,便告辞离去。


    走出宫门,他转头看了一眼巍峨的宫墙,心里叹息一声。


    圣人确实老了,将权势看得更重,或许是当年皇太后在时被处处压制,长期压抑之下,连带着对皇子们也十分防备。


    傅逍能得他信任,除了傅逍是皇帝亲自打磨出来的刀外,或许和傅逍的心性有关。


    傅逍确实对那位置从来没有兴趣。


    尽管他的父亲手握兵权,外祖母是手握权柄的皇太后,母亲是权势滔天的长公主,仍未生异心。


    如果傅逍是装的,他能装到让多疑的皇帝对他深信不疑,也是一种本事。


    至少,圣人心里是一直信任傅逍的。


    当年傅逍被贤妃下毒,命不久矣,圣人只能无奈放弃他,由着傅家将他送走。


    或许这也是对自己宠爱的孩子最后的一点温情,给予他最后一点庇护,让他远离纷纷扰扰的京都,平静地渡过生命最后几年。


    如今傅逍归来,老皇帝自然会念起他的好。


    特别是傅宗绪已死,元安长公主久病在身,命不久矣。没有这些人,傅逍只是傅逍,仍是老皇帝养出来的最信任的孩子。


    老皇帝让人将元安长公主从行宫接回来,未尝不是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