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矢翊 作品

172 第 172 章


   第 172 章


    ◎乡试开始◎


    三更天时,郁离和傅闻宵便起了。


    今天是八月初八,是乡试第一场考试的入场时间,每场考试都要提前一天入场。


    汪家的宅子亮起灯火,下人们备好水,厨房那边也准备好早饭。


    傅闻宵吃早饭时,郁离帮他检查行李和考篮,行李中有床褥和锅碗等,毕竟每场要在贡院待三天,不能回家过夜,这些东西肯定要准好的,还有考篮里的笔墨纸砚等东西也要备齐全。


    他安静地看着她忙碌,眉眼带着笑意。


    确认没什么遗漏的,郁离也坐下来吃早饭,一边说:“宵哥儿,你多吃点。”


    想到他要在考棚里待九天,不说住的环境,估计吃的肯定也不怎么样,她不免有些担心。


    这人虽然身体好了,但他是个讲究的,也不知道这九天他熬不熬得过来。


    吃过早饭,时间差不多,郁离亲自送他去贡院。


    汪举人也特地早起,在门口送他们,嘴里说了不少应景的吉祥话,讨个吉利。


    傅闻宵笑着朝他供手致谢。


    马车驶出汪家宅子,朝贡院那边而去。


    来到贡院附近,他们便下了马车,主要是周围的车很多,挤不进去,硬要挤进去的话,反而浪费时间,不如走过去。


    郁离陪他一起来到贡院这边,等到四更天时,龙门开启,来到贡院的士子们自发去排队准备入场。


    目送考生们进入考场后,郁离转身离开。


    时间还早,天还没亮,她便回汪家的宅子,睡了个回笼觉。


    天亮后,郁离拥着被坐起发了会儿呆,突然发现好像今天没什么事要做,实在不想折腾,便找出莫家的帖子,决定今日去莫家拜访,顺便看看莫玉婵。


    来到省城后,莫家就给她下了帖子。


    不过因为傅闻宵即将要参加乡试,不好和省城的官员走太近,是以她没有去莫家,准备等乡试后再过去。


    现在傅闻宵都已经进贡院,去莫家也没什么。


    宅子里的管事得知她要去莫府,给她备好马车,还备了一份薄礼。


    来到莫家,郁离刚下马车,就见莫玉婵欢快地冲过来,一把扑到她身上。


    少女身姿窈窕,活泼又健康,冲过来时,那股冲劲要将人撞飞一样,也幸亏郁离的下盘稳,能稳稳地接住她,任由她挂在自己身上。


    后头的莫夫人见状,总算松口气。


    看到女儿像个疯丫头似的朝郁离扑过去,她还担心女儿没轻没重的,将人扑倒在地,万一受伤可不好。


    莫玉婵压根儿没发现母亲的担心,搂着郁离又笑又叫,惊喜极了,“离娘,你终于来啦,我等你好久啦!”


    随着今年乡试到来,她就一直等着郁离来省城。


    可惜父母好像顾忌着什么,让她别去打扰,还说傅郎君要读书什么的,莫玉婵只能暂时忍耐下来。


    莫玉婵亲密地挽着郁离,有很多话想和她说,迫不及待地想将她带去自己的闺房那边。


    郁离拍了拍她,让她别急,过去和莫夫人见礼。


    虽然和大户人家打交道不多,不过现在她已经懂得一些礼仪,这礼仪还是汪夫人教她的。


    等郁离行礼时,虽然姿势不算标准,却如行云流水般,自有一股洒然不拘的姿态。


    莫玉婵看得有些呆,反应过来后,又有些脸红。


    离娘可真好看啊!


    她在心里说,虽然离娘不符合世人对那些大家闺秀的要求,但她身上有一种很令人向往的活力和洒脱。


    莫夫人目露异采,笑着和郁离见礼,然后引她去花厅喝茶聊天。


    “许久不见郁姑娘,郁姑娘出落得越发的标致。”莫夫人笑道,“玉婵一直惦记着你,还说想去山平县看你呢。”


    莫玉婵笑嘻嘻地说:“可惜县城那边太远,不然我真的想去找离娘的。”


    然后又说郁离是她见过最好看的姑娘,要不是她已经成亲,其实都想让家里的堂兄娶了她。


    如果有这么厉害的嫂子,她肯定会非常安心。


    莫夫人笑着斥责一声,让她别没大没小的。


    莫玉婵朝母亲扮了个鬼脸,笑眯眯地将一碟点心推到郁离面前,热情地请她吃,说这是京城那边流行的点心,很好吃的。


    郁离也没客气,不管在什么时候,她的胃口都很好。


    莫夫人见女儿和郁离挨坐在一起,两个姑娘一边吃点心,一边点评,关系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心脏又有些不规律。


    她压下心头的忧虑,面上笑道:“听说傅郎君也参加这次的乡试,今儿早上已经入场了罢?”


    郁离点头,“是的,四更天时就入场了。”


    然后和她们说起今早她在贡院那边的见闻。


    莫夫人面上笑着倾听,心里却想了许多。


    和院试不同,乡试的考官是由朝廷那边安排官员过来主持。


    莫夫人已经从莫学政那里得知这次的考官有哪些人,想到他们会在贡院里见到傅世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反应。


    不管那些考官是谁的人,只怕都不敢轻易让傅世子落榜罢。


    毕竟这位可是连陛下都赞其为良才美玉之人,被当代大儒教出来的,文采才学一绝,又在省城的士子中名声极佳,就算考官想要将他打压下去,也不敢明着来。


    要是那些读书人闹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莫夫人想到这里,心头微微一叹,就算傅世子如今改名换姓,看着只是一介无权无势的书生,仍是没人敢在明面上打压他,可见这人不管落到什么境地,都不会是个任人欺辱之辈。


    认出他的人,只怕都恨不得不认出他才好,心里止不住纠结罢?


    就像丈夫那样。


    昨晚莫学政还和夫人唠叨,“这次朝廷派过来主持乡试的官员,有三皇子的人,也有姚帝师的学生,看来他们挺关注南郡省这边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为傅世子而来……”


    “为他而来又如何?”莫夫人不以为意,“他们难不成还敢在乡试做手脚,让傅世子落榜?”


    莫学政马上摇头,“谁敢啊?以傅世子的才学,若真敢让他落榜,只怕省城的那些读书人第一个就不肯应。”


    世人都在看着呢,这次乡试,哪些人肯定会上榜,其实心里都有数。


    若傅闻宵落榜,要说其中没猫腻,谁相信啊?


    莫夫人觉得,既然如此,那就没问题了。


    “是没问题,但那些人估计心里不好受。”莫学政和夫人小声嘀咕,“原本以为死了几年的人,突然冒出来,而且还是以举子的身份回京……当初傅世子的死讯传来时,不知多少人对傅家落井下石,如今看到他,明明心里恨不得将他打压下去,却又不敢随便动手,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哩……”


    就像他去年的院试时,在贡院看到傅世子时的心情。


    宁愿自己没有认出他才好。


    打压?那是不存在的,反而还要担心若是对他动手,会不会被他反手弄倒,反倒丢了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