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矢翊 作品

141 第 141 章(第2页)

    郁金姐妹三个嘴甜地向周氏问好,带着傅燕回兄妹俩一起去玩。


    这里人多,兄妹俩都有些胆怯,紧紧地挨在周氏身边,不敢乱跑。


    兄妹俩都很熟悉郁金姐妹,见到她们时这才放松一些,和郁银、郁珠她们一起玩。


    郁离在旁边看着,时不时会有路过的村人和她打招呼,或者停下来和她说话。


    他们都很热情,对她充满善意。


    郁离一一回应。


    这时,又有人过来,郁离抬眸,发现是郁琴。


    郁金姐妹几个也看到她,有些诧异,不知道她来做什么。


    说起来,这次村里要摆酒,大房除了陈氏带着女儿和小儿子回来外,郁老大和郁敬德兄弟俩都没回来。


    也不知道是没那脸回来,还是其他原因。


    当然,现在大房如何已经和二房没关系,自从分家后,大房和二房、三房已经闹崩,除了逢年过节外,能不见就不见。


    要不是郁老爷子夫妻还健在,只怕三兄弟估计都要老死不相往来。


    “离娘。”郁琴来到郁离面前,面色有些不自在,她小声地说,“我、我要成亲了,婚礼就定在下个月,你若是有空的话,也可以去喝杯喜酒,就在县城的杨家……”


    郁离闻言,奇怪地看她:“你要我去喝你的喜酒?”


    她还以为郁琴很讨厌自己,恨不得和她老死不相往来,当然她讨不讨厌自己,对她也没什么影响。


    “是的。”郁琴咬了咬牙,“你若是能来,我会很高兴的。”


    说着,她终于正眼看向郁离,神色有些复杂。


    眼前的郁离,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珍珠样式的首饰,一看就不是县城这边的样式,价格定然不低。


    她站在人群里,像仙女似的,远远便能看到她,无法忽视。


    甚至觉得光是站在她面前,便让人自惭形秽。


    其实郁琴早就来了。


    先前郁离和傅闻宵进村时,村里的人看到他们都惊呆了。


    两人走在一起,好看得不像真人,和这村子格格不入,不过半年多没见,所有人都觉得像是不认识他们一样。


    郁琴心头也有些酸涩,但更多的还是平静。


    当初第一眼看到傅闻宵时,她以为他是城里那些有钱人的公子,少女艾慕,她自然也不能免俗。


    可等知道他居然是郁离的夫婿,就是自己以前嫌弃的病秧子丑男后,她尴尬又心酸。


    后来,听说傅闻宵的身体好了,要去参加县试,从县试到府试,再到院试,最后还考上秀才,而且还是小三元,她便什么想法都没了。


    她很清楚地知道,她和傅闻宵就像两个世界的人。


    少女隐秘的心事放下,变得平和,决定接受大表嫂杨惠的提议,嫁去杨家。


    郁琴很清楚地知道,杨家会选择她,起初是看中她的两个兄长,希望她的两个兄长将来能考上秀才。


    后来则是因为得知县试案首傅闻宵是她姐夫,杨家对她更是满意。


    郁琴明白这点时,心里有些担心的。


    毕竟她知道离娘早就和他们大房闹崩,不管傅闻宵多有出息,他们都沾不到,如果杨家知道的话,还不知道会如何看待自己。


    只是郁琴没想到,当杨家那边向父母透露想要聘娶她的意思时,父母会这么爽快地同意,甚至巴不得她赶紧嫁过去。


    杨家虽然是商户,但实在有钱,若是有杨家支持,她的两个兄长参加科举时便不用再担心银钱的问题。


    父母的想法她略知一些,除了有些心酸外,倒也不是那么难受。


    她已经习惯长辈们更偏疼家里的兄弟,她作为女娃,虽然没那么得疼爱,至少比二叔家的堂姐妹们过得都好,也算是被娇养着长大的。


    杨家看中的是傅闻宵这位秀才,并不是她的两个亲兄长。


    现在婚期都定下了,她心里再担心也没用。


    今儿郁琴过来找郁离,其实也是想请她去参加自己的婚礼,届时杨家看到她来的话,应该不会多想吧?-


    郁离道:“到时候看情况吧,如果不忙就去。”


    郁琴顿时露出笑脸,恳切地看她,“那我等你来。”她的手指绞了下,“不管如何,咱们都是姐妹,你能来参加我的婚礼,我会很高兴。”


    郁琴说着,又转头朝郁金姐妹几个说道:“金娘,你们到时候也一起来啊。”


    郁金冷淡地说:“看情况吧,不忙就去。”


    郁琴并不在意她的态度,仍是浅浅地笑着,又和她们说几句话,终于离开。


    目送她走远,郁金面色古怪地道:“大姐,我听说琴娘定亲的对象是陈秀才的长孙媳妇的娘家,对象就是琴娘的大表嫂的兄长。”


    陈秀才的长孙媳妇是县城的富商杨家的嫡女杨惠。


    郁金在县城做生意后,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对县城的那些商人也算是比较了解。


    这杨家是做瓷器生意的,有自家的商船,生意做得很大,在县城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富商之家。


    这年头,商人之子虽然能参加科举,但仍是低人一等,会被瞧不起。


    杨家的子孙可能在读书方面实在没天赋,没一个能在科举上有所建树,杨老爷只好给家里的孩子找外援,女儿嫁到读书人家里,给儿子娶的媳妇是读书人的女儿。


    郁金猜测道:“这杨家看中琴娘,不会是因为姐夫吧?”


    不管郁家背地里闹得如何,在外人眼里,两笔写不出一个郁字,郁离和郁琴是堂姐妹,杨家的长子若是娶了郁琴,便和傅闻宵这秀才公是连襟。


    想想就美着呢。


    “真的吗?”郁银面露惊讶,“可是,若是杨家知道咱们家早就分家,与大伯一家的关系也不好……”


    说到这里,她不禁拧起眉头。


    虽然她确实不怎么喜欢郁琴,可也不乐意见到她以后嫁去杨家后过得不好。


    郁金撇嘴,“不管好不好,都是大伯他们的选择。”


    她可不相信,这桩婚事没有大伯点头,杨家很有钱,只要郁琴嫁过去后,将来两个堂兄想继续科举,根本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就像陈秀才的长孙娶了杨家的女儿后,杨家也愿意资助陈家人去科举一样。


    郁银觉得二姐说得对,转头问大姐,“大姐,你会去吗?”


    “看情况。”郁离还是那句话,“忙就不去了。”


    她现在确实挺忙的,甚至都没空去肉铺干活。


    郁金瞅了瞅她,她心里很纠结,要不要去参加郁琴的婚礼。


    她对大房仍怀有介蒂,一辈子都不可能和大房修好,可她又知道,郁琴只是一个姑娘,如果她们姐妹都不去参加她的婚礼,只怕杨家那边会轻视她,日后她在杨家的日子不好过。


    **


    席宴很快就开始了。


    郁离没有和傅闻宵一起坐,主要是他被安排与一群秀才公坐,她看了看,见他好像能应付得来,就不再关注。


    等郁离落坐时,发现郁家人都被安排坐到一起。


    郁离和周氏、傅燕回兄妹俩,还有二房的人坐一桌,隔壁就是郁老爷子夫妻、陈氏母子几个和三房的人。


    光是他们就坐了两桌。


    看到郁离,三房的人过来道喜。


    三婶王氏讨好地道:“离娘,恭喜你啦,我就知道傅秀才是个有大学问的,过年时他写的福字可好看了,比德哥儿、礼哥儿都写的都好。”


    郁老三附和:“对对对,写得比大哥好看多了,大哥写了几十年,写的福字还比不上一个后生。”


    两人径自说着,想讨好郁离,不为别的,就是傅闻宵现在是秀才公,实在太厉害了,他们多少有些想法,想和二房修好。


    要知道,郁老大考了十几年,连个童生都考不上。


    郁敬德兄弟俩虽然是第一次下场,可一个县试不过,一个府试落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考上童生,秀才更不用想了。


    有郁老大父子作对比,傅闻宵这个秀才公的份量有多大,可想而知。


    郁老三夫妻俩也很后悔,早知道傅闻宵有这般大的造化,当初他们就不会一味地捧着大房,改去捧二房才对。


    郁金姐妹等人听着三叔三婶的话,不由转头去看郁老爷子夫妻,果然看到他们黑了脸。


    要不是大庭广众之下,只怕郁老太太都要发飙,拿棍子打人。


    当然,就算她打人,现在郁老三夫妻也不怕的。


    郁老爷子终于忍无可忍,叫道:“老三,那么多话作甚?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郁老三转头道:“爹啊,我这和侄女说话呢。”他的眼睛一转,“对了,爹,为什么大哥和敬德他们不回来?这可是村子里的大喜事,他们不回来,难道对村里有什么不满吗?还是羞于见人?”


    郁老爷子夫妻:“……”


    那一瞬间,在场的人都觉得,郁老爷子夫妻俩的表情很想打死郁老三。


    虽然他说了大实话,但偏偏实话最伤人,郁老爷子夫妻俩哪里能受得住,气得站起身,连嘴唇都在哆嗦。


    没等他们做什么,就见村长带着族老去给傅闻宵敬酒,经过这边时,还特地看他们一眼。


    郁老爷子顿时什么想法都没了,安安分分地坐下。


    他是个要面子的,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教子,那是不可能的,他也不敢在这种时候闹,除非他们一家以后不想在青石村待。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