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矢翊 作品

110 第 110 章(第2页)

    两个孩子附和道:“阿奶,好香好好吃哟~~”


    傅闻宵也来灶房,郁离看到他,递给他一块,他摇了摇头,表示不爱吃这么油腻的。


    见他不吃,郁离越发高兴,自己可以多吃一些,她最喜欢这种不会和她抢食物的人。


    郁离捧着一碗猪油渣,很快就将之吃完,还有些意犹未尽。


    这时,傅闻宵拿来一包点心递给她。


    郁离打开,发现里头是荷花酥,诧异地问:“你买的?”


    他笑着点头,见她脸上露出欢喜之色,心里也十分满足。


    以前他不懂为何父亲每次出门,都要买些小东西回来给母亲,明明母亲每次都嫌弃外头的东西做得不好吃,做工也不怎么样,父亲还是乐此不彼。


    现在才明白,母亲嘴里嫌弃,其实心里是高兴的-


    第二天,傅闻宵去福来酒楼那边定了一些菜,郁离也在肉铺里带了些肉回来,还去集市那边买了不少新鲜的疏果青菜。


    县城的一些集市里,每天都有附近的村民挑着自家种的青菜疏果来县城卖,如果想吃还是能买得到的,就是大多数人都嫌贵,不如自己种的实在。


    周氏说道:“前院有块空地,我打算过两天将它翻了,洒些青菜种子,咱们自己种点青菜吃,不用每天出钱买。”


    郁离道:“行,明天我去翻地。”


    周氏又说:“这院子挺空的,那边还可以种些花。”


    这个郁离就不了解了,她看过春天的郊外,山花烂漫,也去过汪家,汪家的院子里有很多花花草草,放眼望过去,都挺好看的。


    但若是自家种的话,要种什么花?


    这个同样不用她操心,周氏笑道:“县城应该有专门种花草的花农,可以去找他们买一些回来种。”


    然后又告诉她,买什么花好种又好看,她对这个很有经验,说得头头是道。


    郁离继续点头,“行,我明天去搬一些回来。”


    这时,傅闻宵说:“不如咱们现在就去吧,反正时间还早,给院子里添些花草,下午客人过来看着也舒心。”


    郁离觉得也行,吃过午饭就和他一起出门去找花农买花。


    郁离对县城很熟悉,知道哪里有专门卖花花草草的,带着傅闻宵往城南那边去。


    城南这边贩夫走卒多,做什么行业的都有,一片热闹的市井景象。


    傅闻宵见她带着自己熟门熟路地穿过巷子,对每一条街、每一条巷子她都熟稔于心,不由笑道:“离娘,看来你对县城已经很熟悉。”


    山平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大概是因为镇南军就驻守在附近,是以山平县成为南地边境一带难得繁华的县城,比很多县城都要大一些,经济也繁荣。


    郁离道:“这是当然的。”


    每到一个地方,她都要先摸清楚环境,若是遇到什么危险,也能及时反应。


    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傅闻宵虽然不知道她心中的想法,约莫也能猜测出几分。


    他不禁失笑,觉得有点像小动物圈地盘似的,她面上不说,行为上已经将自己生活的区域当成领地一样,不允许有超出她预期的危险存在,会直接出手扼杀。


    他们来到一处花农家,按照周氏的吩咐,买了不少花花草草。


    因为买得多,花农很高兴,表示会免费帮他们送货到家。


    等他们买好花回去,时间还早,周氏已经在灶房那边忙碌,两人则负责将花草种上。


    忙了一会儿,傅闻宵额头便沁出汗珠,脸色有些发白。


    郁离将他赶到一旁歇息,“你歇着,剩下的我来!”


    傅闻宵无奈地坐到屋檐下歇息,顺便喝点水。


    傅燕回和傅燕笙干得很起劲,嘴甜地说:“小婶婶,我们还不累,我们可以帮你!”


    郁离和他们贴贴脸,“嗯,乖啦。”


    傅闻宵歇息会儿,去端了壶红枣枸杞茶过来,倒了杯水。


    “离娘,先喝杯水。”


    郁离双手还沾着泥,懒得去洗手了,就着他的手将那杯茶喝完,说道:“我还要。”


    他又去倒一杯,看她吃完,眼里露出笑意。


    两个正在嗨咻地挖土的孩子扭头看到这一幕,叫道:“小叔叔,我们也要喝水!”


    傅闻宵:“你们自己去洗干净手过来喝。”


    两个孩子:“哦。”


    周氏将肉放锅里炖着,出来看看他们干得怎么样,发现还挺不错的,原本看着空荡荡的院子,现在已经添了不少刚栽下的花草,看着格外的清雅舒适。


    “离娘,辛苦啦,我蒸了些米糕,过来吃吧。”


    郁离的声音都轻快几分,说道:“我种完这几株就过去。”


    将花草种完,又清理干净院子,他们便去吃米糕。


    周氏蒸的米糕放了糖,香香软软的,非常好吃,是郁离爱吃的一款点心。


    两大一小都坐在那里吃米糕,郁离吃得最多,傅闻宵浅尝一块,两个孩子一边看小婶婶吃米糕,一边啃,觉得米糕真好吃。


    时间差不多时,酒楼将他们定的菜送过来。


    接着客人也上门了。


    郁金、柳氏和孙芳娘、郁小姑他们先来,然后是张复等人,接着是汪举人夫妻。


    原本大家都在说说笑笑的,等看到汪举人夫妻,都有些拘谨。


    汪举人夫妻客气地和大家打招呼,将带来的礼物奉上,他们带了两份礼物过来,一份是汪家的,一份是姚老夫人让他们帮忙送过来的。


    郁离有些不好意思,推辞不要。


    汪夫人笑道:“没关系,收下吧!最近天气变化大,姨母感染风寒,无法过来,让我们给你带份礼,这是她的一点心意。”


    郁离闻言便问:“老夫人身体没事吧?”


    “没什么,就是人老了,比不得年轻人,天气一变化就容易生病。”汪夫人让她不用担心,姚老夫人身体很硬朗,这风寒并不严重,喝几副药就好。


    只是他们担心,所以让她在别院歇息。


    汪举人夫妻都不是那种没眼色的,就算是张复这样的杀猪匠,他们也是谦逊有礼,一脸和气,大家都有意维持,于是气氛很不错。


    张复等人也暗暗松口气。


    在县城,汪家的名气很大,和他们这些市井之徒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若不是因为傅闻宵和郁离,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和汪家人打交道。


    吃过饭后,郁离和傅闻宵一起去送客。


    离开时,汪举人夫妻笑着邀请他们,“过几天有个赏花会,你们也一起来呀,就在郊外的桃花山,那里的桃花开得正好,很多人都去赏桃花。”


    傅闻宵道:“到时候再看看,有空我们便过去。”


    “我们等你们过来。”汪举人殷切地说,“傅贤弟、弟妹,你们一定要来呀!”


    汪夫人有些好笑,也拉着郁离的手,“离娘,我们等你过来,到时候给你带家里厨子做的点心。”


    郁离一口应下。


    送走客人,他们便开始收拾。


    收拾得差不多,时间已经不早,然后洗漱歇息。


    睡觉前,郁离问:“赏花会是怎么样的?是去吃吃喝喝的吗?”


    要不然,苏姐姐怎么还会特地让家里的厨子做点心带过去呢?原主的印象里没有这种事,郁离也是第一次听说赏花会这种活动。


    傅闻宵失笑,“你这么说也没错。”


    可不正是吃吃喝喝,一群人游山赏花,玩累了就坐下来吃吃喝喝,然后又去赏花游山,接着下山回家。


    嗯,就是这样。


    郁离眼里有期盼,“我还没赏过花呢,现在是春天,郊外确实有很多野花都开了,还挺好看的。”


    住在村子时,她每天走路回去,总能看到很多风景。


    特别是春秋时,路边各种各样的野花很多,偶尔她还会摘一些玩,等回到家时,两手都是花汁,还沾了花香,让她挺开心的。


    只是郁离到底没能去参加赏花会。


    过了两天,屠老大从府城回来,过来找郁离,和她说剿匪的事。


    “宣少爷说,计划要将余庆县附近山头的匪寇剿了。”屠老大问她,“他问你有没有空,这次官府出的赏银是五百两。”


    “这么多的?”郁离双眼瞪大。


    上次剿了青崖山的匪寇,也只有两百两。


    屠老大笑道:“因为那边的官府希望赶紧解决那些匪寇,愿意多出些赏银。”


    但凡有点作为的县令,都会对管辖之地周围的匪寇恨不得除之后快。


    余庆县的县令是去年刚上任的,不同于上一任县令的保守,他是个有抱负的,得知余庆县附近盘踞着一窝匪寇,便一直琢磨着怎么除掉他们。


    正好余庆县的县令所在的家族和宣家有些交情,便给宣怀卿去信,问能不能借镇南军帮忙剿匪。


    宣怀卿直接应下这事,说剿匪的事交给他,不过赏银得到位。


    余庆县的县令也是有些来头的,他是京中某个勋贵家族的嫡幼子,别的不说,至少手里并不缺钱,甚至没走官府那边的账,说只要宣怀卿能帮忙除掉匪祸,他愿意自掏腰包,出五百两赏银。


    郁离双眼亮晶晶的,问道:“屠叔,什么时候出发?”


    五百两啊?就算要和其他人分,她能拿到手的还有不少。


    “就这两天吧。”屠老大道,“宣少爷说越早除掉匪寇越好。”


    郁离表示她没问题,随时可以去。


    接着两人商量出发的时间,就定在后天。


    届时屠老大和她一起赶往余庆县,宣怀卿也从府城那边过去,在余庆县等他们。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