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 作品

第3章 不要钱就是最大的优点(第2页)

 ‘如果他们是胖虎和小夫的话,那我应该就是...出木衫英才了吧!’

 范春这样想着,只听见鲍司寇又说道。

 “而另外的一支北军即为玄甲卫,节制玄甲卫的也就是老臣刚才提到的五官中郎将。”

 说着,他笑着捋了捋胡须喃喃道。

 “这玄甲卫都是精挑细选的名门之后,一等一的良家子,比起渤海卫那些蛮夷之辈还是要强上许多。殿下可全心的信赖他们,让他们为您去建功立业啊。”

 看着他好像长辈在提点晚辈般的样子,范春笑了笑,随后想起了什么说道。

 “玄甲卫吗,知道!昨天闹事那帮人吗!”

 鲍司寇属实没想到他会提起这茬,当即一惊险些扯下一缕胡须,忍着痛忙道。

 “呃...年轻人不懂事,他们的长辈也都递了很多请罪奏折上来,殿下可要一观啊?”

 范春摆了摆手表示没兴趣看小作文,用手托着脸颊心中暗暗想着谁来管着玄甲卫这帮心高气傲的“二代”们合适。

 渐渐地,一个比王芙蓉和严子电更加傻头傻脑的身影浮现在眼前。

 他心里想着。

 ‘还好这个什么玄甲卫只用一个领头的就够了,要是也想那个渤海卫似的要一正一副,那我还真不好再找个这样的人啊...’

 之所以渤海卫有两名节制而玄甲卫只有一名,是因为这两支队伍在人数和招纳制度上有着鲜明的区别。

 首先是人数上,渤海卫的人数远高于玄甲卫,这是因为渤海卫的人员构成和兵种杂七杂八。

 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轻步兵,其次是弓箭手、投矛兵、重步兵甚至还有工兵和辅助部队,整体偏向雇佣兵化和杂兵化。

 但也正因为如此,皇帝并不需要给予这些远道而来的蛮族们太多的饷银就可以换取他们的忠诚让他们为自己作战。

 且在兵源的招募上这些士兵们自己就可以相互串联,自行互相引荐自己的老乡们。因此,历代的皇帝往往轻易就可以组建和维护起一支数量庞大的渤海卫。

 也正因如此,渤海卫所需要的统辖节制部队的校官们也同样数量庞大。

 时至今日,到了范春这里,虽然经历了东夏入侵后国家的疆域和体量极度缩水,甚至已经来到了大晋的历史最低点。

 但其麾下仍有大约两千人左右的渤海卫,因此才需要两名节制既左、右中郎将管理,他们两人的职能也就大致相当于千夫长。

 而与渤海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极度精锐化的玄甲卫,首先在人员选拔上像是渤海卫那种“传销”一样拉人头的方式在玄甲卫这里简直是天方夜谭。

 玄甲卫在出身方面要求极其严格,必须是出身于那些能够负担的起后辈军事和武艺教育的家族之后,且还要经过层层的选拔最终有机会当选。

 因此,这些名门之后们通常都将加入玄甲卫当成是一种对自己的证明,而非真的图那些俸禄。